「原以為你爸是為我遮風擋雨,沒想到這一生的風雨都是他帶來的」,一段媽媽對孩子難以開口的話,看哭了

媽媽其實不是超人,媽媽也需要被理解。
而那個常常對你吼叫的媽媽,你不知道的是,
她多少次,也在暗暗學著控制情緒。
因為愛你,她一直在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孩子驕傲的媽媽。
只是,這個努力的過程中太漫長太艱辛,
所以,你也要學著原諒媽媽的不完美。
“孩子,對不起”
“今天打了妞妞。
妞妞剛2歲,我在家帶著她。
早上6點醒,做飯,買菜,打掃衛生……
一刻也不得空閒。
到下午時,疲憊到整個人都快癱倒。
可是,好不容易拾掇乾淨的屋子,
只是上個廁所的工夫,
她竟然又調皮地扒拉掉了電視機旁的花盆。
花盆打碎了,散了一地的泥,一屋子的狼狽。
我出來時,她正捏著泥玩得很歡。
一瞬間,我五臟六腑竄上一團烈火,整個腦袋氣得嗡嗡作響。
我大吼一聲,跑上去拎起她,對著屁股就是piapia兩巴掌。
妞妞被我突如其來的憤怒嚇懵了,
緊接著開始撕心裂肺地哇哇大哭。
冷靜下來後,又累又心疼,
畢竟,打在孩身,痛在娘心。
朋友都說我自從生了孩子就變得脾氣暴躁,
簡直是個地雷,丁點大的事都能原地爆炸。
我無力辯駁。”
其實,往往連我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自己就變得如此易怒了。
婚前淑女,婚後潑婦
突然想起前幾天隔壁那對吵架的夫妻。
大概在淩晨1點,隔壁傳來吵架的聲音,
鍋碗瓢盆的摔碎聲,女人的謾駡聲,孩子的哭鬧聲,
一直持續到“砰”的一聲關門巨響後才停歇……
第二天鄰里頗有怨言。
次日瞭解了下事情起因,竟然是由於丈夫癡迷遊戲。
夫婦結婚3年,孩子剛1歲,
前幾天孩子突然發燒,女主人醫院熬夜守了一晚。
結果不巧娘家出了點事必須趕回去解決,
於是心急如焚地給丈夫打電話讓他過來看孩子。
人是過來了,卻癱坐著光顧著打遊戲,
孩子點滴空了都不知道喊護士。
這一幕剛好被趕回來的她撞見。
她不依不饒地把他趕了回去,
大庭廣眾下,毫不顧忌地指責謾駡,
再加上一宿沒睡又奔波一天,
看起來憔悴又狼狽,活脫脫一副潑婦模樣。
別人開始在旁邊勸說:
“至於嗎,多大的事。”
“孩子不好好的嗎?”……
外人如何知道她早就積攢了滿腹的委屈和辛酸,
連日來的操勞再加上自私懶惰的丈夫,她身心俱疲。
當它們到達一個承受的閾值時,
誰還顧及得上崩潰時的形象是否優雅。
後來,就有了女主人一氣之下半夜摔東西撒潑,
淩晨抱著孩子摔門回娘家那一幕。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突如其來的脾氣,是攢了太久的委屈。”
這份委屈,或許是由於一個不成熟的另一半,
在生活瑣碎中,一點一點消耗著她僅存的天真和希望。
原本希望此生能有人為我遮風擋雨,
不曾想,這一生的風雨都是你帶來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歇斯底里,也非一日之屈。
沒有誰是沒有一點脾氣的人,
不斷的容忍失望,還能繼續對你好,
當愛遲遲得不到回應和珍惜時,
再好脾氣的人,都會忍不住爆發。
小姑和小姑夫吵架了,聽母親說很嚴重。
印象裡,小姑一直是那種文靜、溫柔、性格很好的人,怎麼會吵架?
後來聽母親說,是小姑和小姑夫約好了結婚紀念日的時候,
在一起好好吃頓飯,看個電影。
小姑便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菜,下午天還沒黑就開始做飯,
一個人忙忙碌碌地在七點之前做好了菜,
準備了紅酒。可是小姑夫卻不見回來。
微信不回,電話不接。
到了第二天他解釋說自己跟朋友喝酒,
這一喝就喝大了,忘了昨天約好的事。
小姑一生氣,直接回了娘家。
家裡人一面很詫異,認為這不是什麼大事,用不著生這麼大的氣,
還有人責怪小姑,是不是更年期到了,脾氣這麼暴躁。
但是不管大家說什麼做什麼,小姑就是不肯回去,
後來嬸嬸聽說了,也從單位回來勸架,她說:
你們也不要淨指責她性格變的如何不好,
一個性格原本很好的人,變成現在這樣,
那也肯定是長期積累的過程,你們不問問她這些年忍了多少次委屈?
小姑本來還一副“穩如泰山”不為所動的樣子,
但是嬸嬸話音剛落,她的眼淚就像脫線的珠子一樣嘩嘩地順著臉往下掉。
大家只知道,小姑從前是個溫婉的姑娘,
卻不知道她婚後過著怎樣的生活。
聽小姑說,小姑夫不管什麼時候,都像個孩子,
從來學不會承擔一個男人該承擔的責任。
家裡裡裡外外的事都是小姑在操心,
連水龍頭壞了這種事都是小姑自己上手解決,
姑夫這人還有一個最大的毛病,
就是答應和承諾的事,總是做不到……
很多人總是不能理解,
為什麼一個平日裡性格還算不錯的人會突然“性情大變”,
大家會覺得,你因為一件小事就發如此大的火未免太矯情,
但是也許事實並不如我們眼睛看到的這麼簡單。
如果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突然變得很糟,
一定不要急著埋怨,應該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很長時間忽略了對方,
或者做了什麼讓對方不舒服的事。
因為,如果一種矛盾到了不得不爆發的境地,
那一定是由來已久的。
朋友余琳和男友分手的時候,我一點也不意外。
因為她的男友太不把余琳當回事了,
看電影遲到,約會遲到,連見余琳父母這麼重要的事情也會遲到。
余琳分手的時候,男友還不願意,說自己不過是愛遲到而已,至於嗎?
余琳聽後哽咽地說:
我脾氣好,但我不是受虐狂,
你第一次遲到,我原諒你,
可是你第一百次遲到的時候,抱歉我不會再原諒了。
因為對方遲到而分手,看似是小事,
其實雞毛蒜皮的背後,都隱藏了對方積攢已久的委屈。
沒有愛情的時候,每個姑娘都是橫行霸道的小公主,
可因為愛你,所以願意一次次包容、理解。
可最重要的是,她包容了你一次又一次,
你卻不自知,不僅沒有體諒她的用心良苦,
還在一次次地挑戰她的底線。
記住,沒有人天生好脾氣,對你好是因為真的很愛你。
因為捨不得離開你,才會一再忍讓,一再委屈自己。
但是,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
別一次次消耗對方的愛,別等到沒有回頭路,
才發現把最愛你的姑娘弄丟了。
她可以慣著你,當然也可以甩了你。
“媽媽不是脾氣不好,媽媽只是太累了”
我高中的時候,有個好朋友跟我講過:
她有個脾氣十分暴躁的母親,常常一點小事就破口大駡。
其實她也明白,她的媽媽一直在壓抑,在忍耐,在犧牲,
但總有一天,就累到撐不住了。
她不是脾氣差,她只是太累了……
她爸和她媽很早就離婚了,為了扛起這個家,
她媽媽起早貪黑地經營一家包子店。
每天早早地淩晨3點爬起來和麵,拌餡,做包子……
每天收拾完一切,已經是深夜10點多,
而第二天還要周而復始重複一樣的工作,
一年四季都是……
她不累嗎?
當然累,但即便累到筋疲力盡,
為了女兒能過得好,她都不捨得招個人,硬是一個人扛了下來。
有一次我朋友和同學出去玩,結果和同學騎自行車時摔了一跤,
兩人都骨折了被送進醫院,她媽媽汗涔涔地趕來,一看到就破口大駡。
在場的人很驚訝,別人的父母都因為心疼在暖語相慰,這個母親卻如此地暴跳如雷。
同學說:
“我媽,應該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焦慮和心疼。
不敢脆弱的人,撐久了,也就忘了怎麼流淚了。”
我們有時候總詫異身邊的某些人,
怎麼好好的,說哭就哭,說罵就罵,說撒潑就撒潑了。
大概是因為我們不是他們,所以不知道他們遭遇了什麼。
“孩子,謝謝你”
但大人的這一切,年幼的孩子往往是無法明白的。
他們會跟著媽媽一起哭泣難過,
會驚訝媽媽為什麼這麼凶,
但他們也會一次次原諒大人。
就像那位來信的讀者後來跟她的女兒道歉:
“媽媽不是脾氣不好,媽媽只是太累了……
她當時正在撥弄著眼前的一堆積木。
聽到我的話,便抬頭望向我,或許是看到了我沮喪的表情,
突然伸手摟住我的脖子,然後嘟著濕漉漉的小嘴,對著我的臉就是一頓親。
真讓人幸福,對於孩子來說,不管你犯什麼錯,他都會無條件愛你。”
就像我那個同學的媽媽,她養傷的日子裡,挖空了心思給她弄好吃的。
作為母親,你不會後悔讓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
相反,你會感恩這個小生命,讓你多了更多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
在每一次你幾近崩潰的時候,
都會因為那張稚氣的小臉,不自覺地多了許多力量。
每一次想要放棄的時候,當孩子對你笑時,
再硬的心,還是會不自覺被擊中最柔軟的那一塊地方,
一瞬間,所有的負能量被擊得粉碎。
你無數次發自內心地感謝上蒼,
讓眼前的這個娃娃成為了你的孩子。
這個社會給予了媽媽太多的要求。
孩子磕了,碰了,生病了,成績不好了,都是媽媽的錯。
全職在家帶娃的媽媽,被嫌棄不掙錢,與社會脫節,
沒有自己,除了做飯,別的什麼都不會;
只要孩子有任何問題,都會被冠以:
“你什麼都不幹,連個娃都帶不好。”
職場媽媽又能好到哪裡去?
在婆婆和孩子面前,她們永遠都是錯,
不能時刻陪伴,不能接送上學,錯過孩子很多的第一次……
孩子說話晚,媽媽被埋怨,只顧上班,對孩子陪得少;
孩子性格內向,媽媽被責怪,眼裡只有工作,沒有孩子;
甚至連孩子抵抗力差,也可以被歸咎於是媽媽上班時間太早,
沒有全母乳餵養到八個月……
諾貝爾獎得主,英國知名作家William Golding 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 我覺得女人自稱和男人平等真是太傻了,
因為一直以來,女人都遠比他們優秀。
無論你給一個女人什麼,你都會得到更好的回報。
如果你給她一顆精子,她會給你一個孩子;
如果你給她一個房子,她會給你一個家;
如果你給她一堆食材,她會給你一頓美餐;
如果你給她一個微笑,她會給你一整顆心,
她會使你給她的東西放大和倍增。”
我們總在歌頌母愛的偉大,總愛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可是卻往往忽視了母親也是一個人,她也有她的脆弱和無助,有她的軟肋和恐懼。
媽媽不是超人,所有的媽媽都值得被理解和尊重。
一個人從女孩到女人,再到母親,
所要經歷的錐心刺骨的蛻變和成長。
但也感謝生命中遇到的一切,
給了我們軟肋,亦賜予鎧甲。
每一個媽媽都會疲累,
都會有沮喪,
都會有脾氣不好的時候,
但就算再累,她們就是不會被打敗。
就算再疲憊, 她也會挺住, 去做孩子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