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俗話說:“人到四十兩不碰”,下半句道出人生真諦

很多人都有一顆向上的心,認為自己是能夠成就大事業的人,或總以為自己有足夠的時間。
然後十年後步入社會的少年卻深深的被打了臉,
社會無時無刻的變化著,面對著工作和房子的壓力自己大多也疲倦了。

但是還有一點更加需要注意,身邊有幾樣東西是不能碰的。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四十兩不碰,下句少有人知道。

老祖宗有句俗話,叫“人到四十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

其中兩不碰指的是不碰賭,不碰婚外情。

這兩樣都很好理解,不管是什麼年紀的人,鬧出婚外情或者沾染上賭博,都是毀前途的事情。

但為什麼這句俗語要特指中年人呢?
關鍵就在後兩句上,這兩句才是真正道出了中年人的心酸。

人到中年,在體力能力和所要肩負的責任方面,都比其他年齡的人要付出的更多。
不但自己無所依靠,周圍還全都是依靠你的人。
顧忌越來越多,責任空前之大,不能倒下,不能再有鋒芒,甚至還要放下尊嚴。

稍有一點兒風吹草動帶來的打擊,都不一定能承受的住。
因此對待中年人,才會特別告誡三不動,四不換。

意思就是告訴中年人,別的都不重要,只有穩定和責任才是最重要的。

中年人最忌諱還像青年時一樣不穩定,
所以工作、家庭、朋友這三樣能不動最好就不要動。
若是換工作失敗,少了一份穩定的收入,對於家人來說無疑需要多承擔一份風險。

而家庭更是人的避風港,人到中年難免有些小病小災需要家人的照顧。
如果這個時候任性的離婚,那麼一旦出了事,父母年長不敢指使,孩子年幼很多事又做不了,
沒了伴侶,只能自己硬挺著,這份苦誰受過誰知道。

同樣的,友誼是一種珍惜的資源,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感情的傾注才能穩定。
人生過半,要重新培養一種能夠交心和共患難的友誼是非常困難的的,
所以朋友也不要動。這就是所謂的中年三不動。

中年人其實是沒有自己的,父母要依靠你來度過他們幸福的晚年,
孩子要依靠作為他們生活的保障,妻子要依靠你獲得愛與幸福,
如果這個時候倒下了,他們該怎麼辦。

如果沒錢了,他們將何以為繼。
如果把他們拋棄了,或者他們拋棄了自己,又該如何呢?

所以,愛人不能換,健康不能換,親情不能換,行業不能換,這就是四不換。

為什麼不能換呢?還是因為身上的責任。
年輕的時候敢打敢拼,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可以發洩,可以拼搏。
但是到了中年,大家都要與這個世界和解,
因為你已經失去了任性的權利,維護這份穩定才是你最應該做的。

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還像年輕時一樣不知輕重,
以自我為中心,一定會受到社會上其他人的斥責,
因為社會無形中已經為中年人定好了規則。

少年時覺得中年人沒激情,太沒用了。
中年了猛然驚覺他們的不易,為這些身上肩負重任的中年人點贊。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