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生二胎=用3年換未來的30年,這個好處,是只生一個孩子的父母沒有的

生兩個,比生一個輕鬆,您別以為,我是為了要說服您生兩個孩子,才這麼說的。
絕不是。這是我內心的強烈感受。

而且當孩子還小時,我並不知道這個事實。
我相信,很多父母也是不知道的,以為生一個就累得人仰馬翻,那生兩個還得了?
其實您有所不知——生兩個,比生一個輕鬆。

你願意用三年換取未來的三十年嗎?

人生何其短,生兩個孩子的辛苦只在頭幾年,
這段時間確實讓父母三頭六臂都應付不來,
以身心俱疲來形容,絕不為過。

所以我指的輕鬆,不是身體上的,也不是經濟上的,
這些我管不了。每個人的日子要怎麼過,
物質要有多少才能滿足,全是存乎一心。

我指的輕鬆是“心理上的”。

即使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
當獨生子女長大到需要同伴和玩伴時,
填補這個空缺,是不是就變成父母的責任?

然而無論如何,這個任務是很難由父母的角色來完成的。

所以在獨生子女長大成人,展翅飛翔之前,
做父母的在心理上,會不會一直背負著這份不輕鬆的感覺呢?

這份感覺或許可以被忽視,但它確實存在。

殊不見現在父母拉著孩子東奔西跑,
汲汲想要彌補孩子生活中的空缺,
就是生怕孩子無聊寂寞。

否則家裡四隻大眼對上兩個小眼,父母怎麼輕鬆得起來呢?

就說我喜歡午後小睡一下這件事吧。

週末的早上,我們一家習慣去爬山走走路,運動加上曬曬太陽,
過了中午,我和先生倒頭就睡,真是享受。
可是,孩子是不用午睡的動物。即使他們大了點——6歲好了,
沒有獨處的安全顧慮,當我和先生倒頭就睡的時候,
如果我心裡知道只有孩子一個人在房門外,
想說話,沒人回答,想玩遊戲,只能自己跟自己玩,
我心裡會沒有一絲絲歉疚感麼?能睡得安心麼?

然而,如果媽媽知道,兩個孩子在外面玩得多麼滿足、多麼快樂,
她可以睡得更香,她的心是全然放鬆的。

生一個孩子,表面上是輕鬆:
事實上,父母沒能給孩子一個伴的不輕鬆感,卻是無所不在的。

即使孩子漸漸長大,這種感覺都可能如影隨形,
盤旋在獨生子女父母的心中,冷不防就會跳出來——給你一掌。

還有更多的時候,大人的活動,其實孩子一點興趣也沒有。
什麼吃飯、什麼逛街、什麼買東西……
但父母非得拖著孩子一起去,不然您留他一個人在家多寂寞。

而常常,家裡的姐弟兩玩得正高興時,
“爸爸媽媽要去大潤發買東西,你們要不要去?”
“不去,我們要在家裡玩。”
看,多好!孩子高興,父母輕鬆。

父母身邊時時刻刻掛個孩子,有人連睡覺都要同一個房間,不會很讓人抓狂麼?
你願意用三年換取未來的三十年嗎?

只生一個孩子的父母,當初可能是這樣想的:
熬過最難的前兩年,就輕鬆了,所以不敢再經歷一次這種暗無天日的日子。

其實他們不知道,身體的不輕鬆是餵奶換尿布的跟前跟後;之後呢?
您就要開始自己去應付孩子的玩樂需求——
扮家家酒、拼圖、堆樂高積木、下棋、騎車、捉蟲……
還有一堆天方夜譚的胡言亂語。

不是說做父母的想甩脫陪孩子的責任,
而是孩子之間的活動,明明應該由手足去完成,才符合自然原則嘛!

可是您沒有幫他生個手足,只好照單全收,這樣輕鬆麼?
簡直累壞了,而且還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所以,只生一個孩子,一點便宜也沒占到。

生一個也是累,生兩個也是累。
三年,只要撐過三年,一切否極泰來。

當我熬過了艱苦期,等到孩子可以相互作伴時,
不論他們是一起玩,還是一起吵架,都叫“作伴”。

有時候光是看著、聽著姐弟兩的互動,
心裡就會不期然地生出一種“好輕鬆、好安慰”的感覺。
這種感覺,可能是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所不能體會的,
但它確實美好,希望您也可以享受到。

手足能給的,你不能

或許您會說,“孩子雖然沒有手足,可是有爸爸和媽媽的全心陪伴阿!”

這就好比假設——雖然媽媽少了爸爸,可是有孩子阿,
為什麼有了孩子,媽媽還是覺得不夠呢?

孩子光有父母的陪伴,是不夠的。
孩子還需要手足,就好比我們還需要另一半。

您能陪孩子玩扮家家酒麼?
您能陪孩子跑來跑去、玩鬼捉人麼?
您能陪孩子玩大富翁、陸軍棋、跳棋、西洋棋麼?
您能陪孩子玩水槍射人、倒地裝死麼?
您能陪孩子玩得客廳一團亂,而不歇斯底里地喊“收玩具”麼?
您能陪孩子一起捉金龜子麼?
您能陪孩子一起跳房子麼?
您能陪孩子一起嘻嘻地傻笑麼?

啊呀!竟然有父母告訴我,這些他都能做到耶!

我就認識一個獨生女的爸爸,
在全家人都呼呼午睡的情況下,
獨自在客廳裡陪孩子玩扮家家酒。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還不懂;
等孩子一天天大了,他們會發現,
原來大人根本不喜歡玩這些東西。

即使您問我,兩個孩子的年齡相差了六歲,是不是不太容易一起玩耶?

可是,他們是同輩,我們是長輩。
光是一個同輩的眼神,我們——就沒有。

你願意用三年換取未來的三十年嗎?

有些人,會以過來人的經驗說:“手足之情在長大成家之後就淡了”

我並不反對這樣的說法。現代人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哪還有力氣在成家立業之後,
特地花時間來維繫手足之情呢?
(可是換個角度想,所謂手足之情,不就是不需要維護、也不會改變的東西麼?)

通常,孩子的未來我不去多想。
我只管孩子的現在。

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的十幾載,我一刻也不想放過。
我根本不去想什麼“手足可以一輩子相互照顧和扶持”的大道理;
即使手足的情分只存在於童年好了,但是,重要與否?
當然。

父母別害怕改變,多生個孩子罷了,沒什麼大不了。
大人的想法只要轉個小彎,就改變了孩子的童年。

等到那一天,熬過了把屎把尿的日子,
我常常光看著孩子的臉龐,心裡都會浮現輕鬆與安慰的感覺。
不要說您是為了老大而生老二,這樣的理由太沉重。

這是為了您自己的幸福,不光是為了孩子。
用三年換未來的三十年,“先苦後樂”,咬咬牙就過了。
希望您有機會和機緣,遇上那份美好的感覺。
你願意用三年換取未來的三十年嗎?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