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在嘴裡,傷在身體!含糖飲料到底怎麼經年累月傷害身體!就算現在改喝養生果汁也來不及了!

夏天到了,天氣越來越熱,有時候喝白開水並不會滿足。要喝上一大杯飲料才能解心頭之渴。但朋友阿,你知道嗎,喝越多甜甜的飲料不會解渴之外,對身體來說,也是一種無形的殺手!
那你就會想說,好啊!我們不喝飲料,喝果汁總行了吧!錯了!
今天就讓林口長庚醫生王思恒告訴大家,到底隱形的糖到底藏在哪裡!為什麼就算不喝高糖飲料只喝微糖、喝果汁,但是高血壓、高血糖,膽固醇跟過度肥胖還是會找上你!
果糖是怎麼漸漸傷害你的!

根據研究者發現,全身的器官只有肝臟會代謝果糖!代謝它的程序,就像是代謝酒精一樣,兩者的代謝過程,會合成脂肪,產生尿酸、自由基、發炎因子這些不好的副產品!而且長久下來會造成肝臟的負荷!
王思恆醫生從大愛台的人文講堂演講提到:「含糖飲料除了傷肝,也會顯著增加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喝越多,三酸甘油脂增加越多」。
我們一般人都知道要少吃蛋黃、少吃高脂肪,但其實飲料中的果糖太多也會造成膽固醇過多!
不僅如此,他也提到:「果糖代謝的過程也會讓人體產生尿酸!也就是說你不要喝啤酒、海鮮跟肉,但你長年累月下來一直喝飲料,還是有可能造成痛風! 」
注意!給小朋友戒糖要從小做起!
他在演講指出:2005年,營養學家James等人在英國小學裡面做了一項有趣的研究,他們找了29個班級,用隨機的方式抽出15班,由研究人員親自進到班級裡面,每個學期用一小時來宣導含糖汽水對健康有什麼害處!
剩下的14班則是用是讓他們繼續喝著他們最愛的含糖飲料。
一年後,雖然兩組之間的體重並沒有產生顯著的差異。不過在肥胖與過重的比例上,沒上過課的小朋友持續發福,在一年內多出了7.5%的小胖子。相對的有上過課的小朋友則維持穩定,甚至肥胖的比率稍降了0.2%!
而早早就接受減糖宣導的小朋友,在一年內過重與肥胖的比率維持穩定!
雖然這個結果雖然差異不大,但請回想一下這兩組的差異只在一組多上了每學期一小時的健康宣導,一組則沒有。
課程只針對糖、含糖飲品,對象是7-11歲的幼童,而且完全沒有強制性質。雖然只是個小小實驗,就已經能夠避免孩童肥胖比例的持續成長,這樣的成果其實貢獻是非常大的!
既然這樣的話不能夠吃糖嗎?一點點都不行?
王醫生最後給出的結論是可以的!只要遵守2點原則!
1.劑量是關鍵!
平時含糖量比較少的食物,可以吃水果去補充身體所需的糖分。他舉例子說:「平常我是避免吃到糖類的,只有跟朋友聚餐的才會吃,如果真的很想吃會吃苦味比較高的巧克力或是吃水果代替。」
2.甜點請飯後吃!
因為正餐中已經有油脂跟蛋白質,所以果糖就不會這麼快被吸收,一下子進入到肝臟讓我們身體受傷。
最後他告訴大家:「糖能傷身少吃為妙,小心別甜在心裡卻苦了身體!」
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精闢而中肯的演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