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長這樣!這頓晚餐不開燈,考驗人們以貌取人的行為,要是你也會做出相同反應嗎!

總說不要以外表去評斷一個人,但當事情發生你能確定自己並不會以偏概全嗎?
這是一部可口可樂的廣告,告訴你「只需要七秒鐘就可以從一個人的外表產生偏見」!
影片中邀請了六位陌生人,在「不同的燈光」下認識彼此。
先讓他們在黑暗之中相遇,只憑著每人介紹自己的故事中,分別表示「認為」彼此的外貌的描述。
第一位介紹自己曾經是樂團成員,馬上就有人猜測他是長頭髮,而且工作時會綁成馬尾,甚至有人認為他會穿環。
沒錯,這是大家對搖滾團的第一印象,但在紅外線攝影機的照射下,在鏡頭前看的一清二楚的我們瞭解他是一位戴著眼鏡,看起來極為斯文的一名男子。
接下來螢幕一暗,這位男子介紹說他讀過很多書,包含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科學,曾經上過TED Talk演講。
是否腦中浮現是一位穿著西裝筆挺的斯文男生,有人認為他是位書呆子,即使可能覺得自己很酷,但實際上還是個書呆子,大家聽到都笑開了。
但鏡頭一開,眼前的人竟然是一位滿臉刺青,看起來外貌略為兇狠的男子。
下一位表示自己感興趣的是阿拉伯文化,所以大家都認為他應該會穿著阿拉伯的傳統服飾。
實際上,現場真的有位穿著傳統服飾的男子,但他是位廚師,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廚房做料理,這次大家又猜錯了。
最後一位是位極限運動員,會具有高度風險的高空跳傘,這次很不一樣的,那位被稱做書呆子的人表示他是位行動派而不是空說白話的人。
結束聊得很愉快的漆黑晚餐,終於要把燈開了,突如其來的光線,閃得大家都遮著。
聊天的對象們突然出現在眼前,大家都表示很意外,每個人都對他們心中所預期所認為的與現實有著很大的落差。
他們認為斯文的男子應該與刺青的男子交換一下,甚至那位極限運動員現在坐著輪椅。
這時,請每位來賓拿出椅子底下的東西,打開來是兩罐可樂,但一片紅紅的,並沒有任何標誌。
將罐子轉過來,才看到上面的一段文字:罐子才該有標籤和設計,人不應該有。
各位來賓才瞭解到這場晚餐的用意,紛紛表示:「我們不應該以外表去評判他人,我們不能在真正了解別人前評判對方。」,認為自己的看法和心境完全改變了。
距離往往是從偏見中開始疏遠的,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克里斯托弗·奧利沃拉博士表示:「有時候儘管想做一些理性的思考及選擇,但還是會經常受一些膚淺的因素所影響, 外表長相就是一個典型的膚淺因素,但它的影響卻非常巨大。」
我們需要意識到這件事,在對一個人的外表做任何思考前,請先放下心中的想法,打開你的內心去瞭解,我們該以心去做認識、做溝通,或許這世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誤解。
認同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