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5歲男童遊樂場離世,遊樂場裡這些危險的角落,千萬別帶孩子去

5歲男童遊樂場離世,遊樂場裡這些危險的角落,千萬別帶孩子去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一個媽媽帶6歲的兒子去醫院
原因是孩子總吵耳朵疼
媽媽用手電筒照了照
發現不像耳屎
就帶孩子去了醫院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
醫生發現
孩子耳朵裡面竟然是
一顆發了芽的決明子種子!

但這位媽媽說家裡沒有跟決明子有關的東西

除了前不久帶孩子去過
兒童樂園裡的決明子沙池玩過
生活中孩子根本接觸不到決明子

醫生說
這已經不是第一個
決明子進耳朵的孩子了
之前醫院還接收過一個
決明子進入鼻腔發了芽的4歲男童
也是因為去過決明子沙池!

除了決明子沙池之外
兒童樂園裡面還隱藏著很多危險
很多孩子都在兒童樂園裡發生過意外

今天給媽媽們總結了
7個兒童樂園裡的安全隱患
為了寶寶的安全
媽媽們一定要警惕這些

“隱形殺手”

決明子沙池

容易進入耳道
導致耳膜充血
愛玩沙子是每個孩子的天性
在不少家長眼中
傳統沙子不衛生
容易進到孩子眼睛裡
於是各大兒童樂園的決明子沙池備受歡迎
實際上,跟傳統沙子比起來
決明子沙池的危險性非常高!

決明子非常容易進到孩子耳朵裡
大小剛好卡在鼓膜處
因為有一定重力
且表面光滑
很可能滑向內耳道
加上決明子在耳朵裡
孩子不舒服就會
自己動來動去摳耳朵
就會讓決明子滑向耳道最深處
取出的難度非常大

耳道內的溫度大概是37℃
又相對潮濕
非常適合種子生長、發芽
決明子如果長時間停留在耳道中
很可能會導致耳道紅腫、耳膜充血
甚至有在耳道內發芽的風險!

帶孩子玩沙池的安全建議: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要進
不管是傳統沙池
還是決明子沙池
都不推薦6個月內的寶寶進去

6個月以內的寶寶
在家長的陪同下進去
在孩子玩的過程中
家長要注意是否有異物
進入孩子的耳、口、鼻腔裡

從沙池中離開時
詢問孩子是否有不適感
並檢查孩子的耳、口、鼻腔
裡面是否有異物。

充氣城堡

可能高空墜落、被吹飛
充氣城堡看著安全
孩子在裡面跑跑跳跳
玩一整天都不會膩
可是好玩歸好玩
出事的也真是不少!

在網上一搜
各種充氣城堡意外事故頻頻發生……

充氣城堡被大風吹翻的瞬間

有的媽媽說
“室外的充氣城堡有被大風吹翻的危險
那我帶孩子去室內的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吧”

的確,室內的充氣城堡沒有被風吹翻的可能
但潛在危險是,孩子玩起來不知深淺
如果被彈起來沒有落在“城堡內“
而是不慎落到了硬邦邦的地面上
那可是相當於高空墜落
後果不堪想像……

帶孩子玩充氣城堡的安全建議:

儘量選擇室內的充氣城堡
並檢查是否有防止側翻用的固定繩鎖
人太多的充氣堡不要去玩
孩子太多容易引起踩踏事故
有可能因為超重導致充氣堡破裂
後果不堪設想。

海洋球

傳染病重災區
暗藏“兇器”
基本上有兒童樂園的地方就有海洋球
說它是室外帶娃神器也毫不誇張
上到八九歲,下到一兩歲的孩子
往裡面一“扔”
一下午就讓他們自己折騰去吧
老母親徹底解放雙手~

但是海洋球的隱患可不少
也有不少新聞報導過
孩子在海洋球池裡玩時
發生的意外事故

√ 池內“藏”有注射器枕頭,男童離奇死亡
之前外媒報導過一則新聞
住在墨爾本的Lauren Archer
在帶5歲兒子Kevin去過海洋球池後
在Kevin身上發現了一個折斷的注射器針頭
隨後Kevin離奇死亡
驗屍報告顯示死因是“海洛因過量”!
後來警方在清理海洋球池時發現
裡面還有腐爛的食物
一些注射用的針頭
有的是全新的
有的是用過的
刀片,吃了一半的糖
散發著糞便尿液味道的尿布。

在中國,海洛因注射器
不太可能出現在從海洋球池裡
但也不意味我們的海洋球池就是安全的
曾有報導顯示
上海14個月大的寶寶
在海洋球池玩耍時摔倒
被池底的塑膠碎片磕傷了眉骨

√ 多名兒童玩後患上手足口病
海洋球池裡一天可能會接待上百個孩子
但凡有孩子患有傳染疾病
細菌病毒有可能通過口水等粘在球上
傳染給其他在球池裡玩的孩子
是一個典型的“傳染病重災區”!

央視曾曝光過
對於數量龐大的海洋球
商家很難做到把球全部清出來
清洗地面和一一清洗
大部分商家僅僅是通過
噴灑消毒水的方式進行消毒
這種敷衍的消毒效果可想而知

√ 摔倒後無法站起,可能會窒息
寶寶玩耍時不慎摔倒
會完全被海洋球“埋”在下邊
池內的孩子多,寶寶身形又小
如果家長不在身邊
很難第一時間發現寶寶摔倒
寶寶就有可能因為無法自己站起來
而造成窒息

帶孩子玩海洋球的安全建議:

去正規大遊樂場
玩之前扒開球看看池子底部是否乾淨
聞一聞海洋球有無刺鼻的異味
不要讓孩子光腳進去跳
玩的時候家長要注意看護
不讓他有啃咬小球的動作
時刻關注孩子是不是陷入球池
滑倒時及時幫他爬起來
回家後一定及時給孩子洗澡
避免感染上細菌病毒
出現任何不舒服的症狀或皮膚反應
及時就診。

彈跳蹦床

可能脊椎或臟器受損
彈跳蹦床是很多寶寶的最愛
尤其現在天氣回暖
不僅商場內
很多公園裡面也都支起了
各種大大小小的彈跳蹦床
孩子坐在彈力牽引帶一上一下
5分鐘一次
往往一跳就是很多次
但這種看起來
“過癮又好玩”遊樂設施
卻存在著很大的潛在風險

之前有新聞報導
武漢一個10歲男孩
在連玩三把彈跳蹦床之後
松掉腰帶時
腿部癱軟無力
怎麼也站不起來了
家長將孩子送到醫院
醫生發現孩子的第10、11胸髓已水腫
神經損傷、纖維斷裂!
而且還會對以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醫生分析說
孩子在玩第二次蹦床時
由於放鬆警惕
肌肉處於放鬆狀態
所以觸底反彈時
胸腰段受到嚴重衝擊。

寶寶被彈力牽引帶綁著
跳到一定高度後下降
身體會隨著慣性“扭曲”
無法保持正確坐姿
雙腳接觸到蹦床的瞬間
脊椎骨、關節、韌帶等
會面臨較大的衝擊力

真的要讓我說
別讓孩子玩
衝擊力太大不說
而且一旦彈跳繩索出現斷裂
孩子很容易甩飛出去
發生嚴重傷害

如果拗不過孩子
一定要玩
給媽媽們一些建議

帶孩子玩彈跳蹦床的安全建議:

對於小寶寶,最好不要玩!
因為他無法保持正確坐姿
而且脊椎骨骼發育也不完善
更易受傷
對於大孩子
一定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
指導孩子正確地玩
禁止玩的過程中彎腰或後仰
否則很容易就對胸椎、腰椎
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旋轉飛球

小寶寶無法抓牢
可能有被甩飛的危險
兒童樂園中的旋轉飛球
有點類似我們成人
在遊樂場玩的旋轉飛車
一般要稍大一些的孩子才能玩
但是出現在兒童樂園裡面
小齡寶寶經常會被吸引

旋轉飛球沒有其他保護措施
孩子在玩的時候
只能自己抓緊球上的杆
來固定自己
小齡寶寶的手部肌肉沒發育完全
很可能因為無法抓牢而被甩出去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
對於小齡寶寶來說
即使他們沒有玩旋轉飛球
由於他們自己沒有安全意識
當飛球“飛”起來時
小寶寶通常不知道避讓躲開
就會被迎面而來的球撞飛
這比玩飛球被甩飛的危險還大!

我之前就親眼看到過
一個已經8、9歲左右的男孩
玩旋轉飛球時
撞到了一個“路過”的小寶寶
小傢伙當場就被撞飛了
後腦勺撞地
磕的當場哇哇大哭
同時那個8、9歲的男孩手沒抓住
也被甩了出去
頭重重的磕在了球池軟包的邊緣處
十分驚險

帶孩子玩旋轉飛球的安全建議:

4歲內的寶寶不要玩
並保證孩子不要靠近
正在運行中的旋轉飛球
4歲以上的寶寶在玩時
家長要孩子身邊
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況
一發現孩子有抓不穩的徵兆
立即上前制止。

搖搖車

可能漏電
導致寶寶觸電
搖搖車似乎遍地都是
不僅兒童遊樂場有
小超市、菜市場、社區門口
也不乏它們的身影
一枚硬幣就能玩兩三分鐘
幾乎所有孩子見到都走不動路

但是搖搖車出事的新聞也不在少數:

√ 設備老化,有漏電的風險
搖搖車多為三無產品
造價低廉
大部分都放置在室外
疏於維護
經過長期日曬雨淋
難免生銹或老化
有漏電的風險

√ 各種“病菌”的溫床
搖搖車的衛生狀況也令人堪憂
商家很少對其行消毒清潔
春季正值手足口病高發期
搖搖車也成為各種病菌的溫床

√ 聲音刺耳,對耳朵有傷害
搖搖車播放的音樂聲音普遍都偏大
長期接觸這樣的聲音環境
會傷害孩子的聽力
而且播放的音樂都是些“低級音樂”
會“拉低”孩子的審美

帶孩子玩搖搖車的安全建議:

對於搖搖車
只想給媽媽提一點建議
那就是不要帶孩子玩!
並且能離多遠離多遠!

過寬的滑梯

頭部容易撞擊到滑梯邊緣
滑梯可以說是最常見的兒童遊樂設施了
兒童樂園、公園、商場、社區裡
隨處可見
不管是大孩子,還是小寶寶
都是滑梯的忠實喜愛者
但不是所有滑梯都適合寶寶玩
像下圖這種又寬又有弧度的滑梯
就不太適合2歲以下的寶寶玩

這種滑梯很寬
2歲以內的小寶寶摸不到滑梯扶手兩邊
沒有安全感
下滑時可能不會沿直線下滑
頭部和臉部很容易撞擊在滑梯邊沿
也有可能直接翻滾下去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