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內向小孩沒問題,激出孩子的淺能,父母應該這樣教育!

非非今年5歲,
非常內向

在路上碰到小朋友和他打招呼,
他從不回應;
他喜歡串門,
但見了人又總是扭扭捏捏,
不知道怎麼和小朋友玩

他不擅長表達,
與小朋友發生爭執只會一味地動手
於是,
他成了不受小朋友們歡迎的孩子

這可愁坏了非非媽:
有內向的孩子,
生活變得更艱難
該怎麼改變孩子的這種性格呢?

繼續看下去...

其實,內向與外向、
害羞或張揚本是個性問題,
沒有優劣之分

但是從現實角度來講,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人們往往會通過第一印象
來決定是接納或者排斥別人

所以,性格外向、善於表達的人
更易於得到機會;
而那些內向、
含蓄的人可能還沒來得及展示自己的優秀,
就已經被拒之門外了

於是,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同
「內向的孩子生活得更艱難」的說法

但這只是一個粗暴偏激的論斷
父母一定要認識到,
寶寶內向並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更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內向只是孩子的性格特質,
並不是缺陷,
它和血型一樣根本不需要去改變

孩子的不同性格
蘊藏著不同潛能

心理學家根據人的心理活動
傾向於外部還是內部,
把人的性格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

一個人的性格沒有好壞之分,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些研究顯示:

「兒童大概從2歲開始,
就在自製力、
易感性和性格方面有了差別
而孩子的性格特徵,
也常能顯示其自身天賦和潛能」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
孩子的潛能是個巨大的寶庫,
要仔細觀察和發現,懂得開發。」

客觀認識孩子的性格潛能
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
以3~10歲兒童在與別的孩子
意見不合時的反應為例,
對孩子性格分類所做的調查顯示:

在幼兒時期,
意見遭到否定就落淚的孩子,
特別敏感和細膩,
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
成人之後多數在藝術方面有所作為;

那些喜歡深思熟慮,
從言語上設法論證自己的孩子,
長大之後,
常成為記者和律師

所以,孩子的性格和氣質差異,
也能反應出孩子的潛在能力:

1.充滿活力、

永不知疲倦的外向型孩子:
可能擁有超強執行力的潛能

2.注重細節、

做事井井有條的孩子:
常常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可能擁有探索世界的潛能

3.善於察言觀色,

待人體貼入微,樂於幫助別人:
可能天生就是一個外交家

4.慢性子:

總是要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
才付諸行動的人
可能具有設計、策劃的潛能

尊重孩子的性格差異,
因材施教

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
對周圍事物和人物的反應程度,
來多角度觀察、判斷孩子的性格

比如:孩子的運動量、
規律性、適應能力、
反應速度和程度、
情緒本質的變化、
堅持度和注意力分散度等

只要發現他們身上那些閃光的潛能,
並順著孩子的興趣、行動
和性格這三方面出發和入手,

覺察和挖掘孩子的潛能

就能把孩子
培養成為一個內心富足,
身有長物的人

對待內向的孩子,
在保證他自身優勢健康發展的同時,
父母也要有意識地幫助他培養交流和表達能力,
從而使他能更好地展現自己

勿貼標籤:

如果孩子被貼上「內向」的標籤,
一方面他可能會覺得是自己哪裡做錯了,
進而缺乏自信;
或者受到這個標籤的心理暗示,
認定自己就是內向,
所以縮在「殼子」裡是很正常的事情

傾聽和鼓勵:

內向的孩子與外人的交流不多,
更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所以父母要耐心傾聽,
理解他並及時回應

如果他嘗試新的活動
或之前一直懼怕的事情,
要多給他鼓勵和肯定

給予陪伴:

如果孩子害怕與人交流,
你可以陪著他接觸不同的人群、場合、事物……
孩子的早期經驗越豐富,
他今後對不同環境的接受程度就越高
雖然這種嘗試剛一開始會比較艱難,
但是對今後是有益處的

避免強迫:

當孩子不想和其他人交流時不要強迫,
不必期望你的孩子成為最受歡迎的寶寶
孩子並不需要數不清的朋友和所有人的掌聲,
幾個真正的玩伴就足以讓他快樂一生
 

給他獨處時間:

如果你的內向孩子在幼兒園、
託管班中度過了比較長的時間,
那麼回到家就應該給孩子一些安靜、獨處的時間,
讓他能夠從大量的刺激中解脫出來,
休息一下、補充新的能量

在休整的這段時間裡,
父母盡量不要打擾

適當遭遇「困境」:

父母往往會覺得內向的孩子容易受傷,
所以會給予過多保護,
但這只會讓事情更糟

可以適當地讓他自己應對一些「困境」,
如有人熱情地詢問寶寶幾歲的時候不要替他回答,
雖然他如臨大敵的樣子很讓人心疼,
但這是為了讓他能更好地獨自面對世界...!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