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富養,有5件「奢侈品」,教您「富養自己」,讓自老年活得「更精彩」,「更美麗」吧!

節儉是老人最為突出的一大特點:
辛苦攢了一輩子錢,
不捨得吃穿不捨得玩,
在他們為數不多的消費中,
錢主要花在了什麼地方?
最近有一份針對全國中老年人的消費調查問卷,
結果如下:
30.74% 老兩口的日常開銷
23.51% 花在子女、孫兒身上
17.92% 去醫院看病
11.32% 攢著日後養老用
6.7% 其他
6.6% 買保健品等
3.3% 旅遊等休閒活動
除了日常開銷、看病保健以及養老儲備這些剛需之外,
中老年人把剩下的錢基本都花在了兒孫身上,
留給自己休閒生活的錢基本忽略不計。
這正是大多數中國退休同胞的真實寫照
——窮養自己,富養兒孫。
給子女幾十萬,自己卻沒買過新衣
既然出力不討好,
不如管好自己。
享受現在的狀態,
只有對自己好,生活才會對你好。
多數老年人都受「子女好,自己就好」的影響,
把更多的金錢和精力都投入給子女,
有時結果卻適得其反。
對老人而言,
富養自己才是不給子女添麻煩。
所謂富養自己,首先要掌握個人與子女之間的度,
在自己吃住好、身體好、有閒錢的前提下再考慮幫襯子女。
甚至可向子女提點要求,如想出去旅遊等。
老人懂得富養,是全家的福氣
人老了,捨得富養自己,
才能更健康,日子過得更好。
人到老年,富養自己,有個好身體,
有個好心情,自己過得好,全家都有福!
貼補兒孫要有度,無需留金山
子孫如果像我這樣優秀卓越,
那麼我就沒有必要給他留錢,
賢能的人擁有過多的金錢,
會消磨他的鬥志;
子孫如果沒我優秀能幹,
那麼我留給她錢也沒用,
愚笨的人擁有過多的金錢,
會增加他的過失。
所以,老友們,自己存的錢,自己花,富養自己沒錯!
把錢都留給兒孫,有時反而會害了他們。
富養並不貴,觀念要轉變
很多朋友聽到「富養」二字,
首先想到的是「得有錢」。
有錢誰不會富養?
沒錢,怎麼說都是空話。
其實,真正的富養,並非指物質上的奢侈,
而是指在物質上善待自己,在精神上豐富自己。
買不起幾十萬一套的家具,咱就買物美價廉的;
把房子收拾整潔,換一塊乾淨的桌布,
再放上一束鮮花,賞心悅目;
普通價位的花鳥魚蟲,一樣能帶來樂趣……
這些,都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富養」著自己。
富養的生活從來不貴,關鍵是要有這種意識。
所以,老友們,盡快改變固有的生活態度,
富養自己,讓自己的老年活得更精彩,更美麗吧!
老人富養,有5件「奢侈品」
1
捨得花錢的心
我們後半生的消費是有限的,
沒有必要對自己吝嗇,也省不到哪去。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偶爾買點貴東西,能提升生活品質。
要勇於「浪費」,剩菜剩飯盡量少吃,
我們的身體情況已然經不起細菌的侵蝕。
要勇於「臭美」,別因為老了就不愛美了,
不時買幾件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心情也會格外好。
2
能交心的朋友
老了不要只圍著家庭轉,也要有自己的小圈子,
多走出家門和好朋友聚會玩耍,就不會掉進孤獨的黑洞。
我們年輕時歷經磨難,如今生活富足了,
像個孩子無憂慮地生活又何妨?
想說就大聲地說,想笑就開懷地笑,想玩就盡情地玩。
3
敢於表達的氣魄
中國人大多數的性格是沉默、內斂、含蓄的,
而我們這一代更是有著自我犧牲和隱忍的精神,
遇事不肯對兒女多言,不願成為拖累,
更是很少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
其實,有什麼想法一定要說出來,
主動表達情緒可以讓自己身心更健康,
人也會變得更積極、快樂!
4
身體不適就要看的意識
身體是幸福生活的本錢,
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
才能享受快樂的晚年。
因此,對待自己的身體要學會大驚小怪。
常常自測,警惕頭昏、胸悶等各種小症狀,
不怕大驚小怪,每年定時體檢,
小毛病及早治療。
要不然,不僅給自己找罪受,更是給子女添麻煩。
5
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
人老了,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愛好,跳舞、種花、養寵物,
若能開心,都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