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須「這樣培養」孩子!10個「父母必須在孩子十歲之前耐心教導」的正確價值觀!

孩子的性格來自家庭教育,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善良、誠實、富有同情心、勇敢,
但這些品性都需要父母的循循善誘,才能培育孩子這些方面的發展。
下面是10件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的事,
10歲之前父母應該告訴他們。
▼尊重別人,不管男孩還是女孩,男女是平等的:
孩子首先應該學會的就是尊重他人,包括同齡人,這跟男女無關。
不僅僅是對女生,而是對每個人都該溫柔!
▼不怕犯錯:
能夠從錯誤中學習是一種很難得的天賦,
小孩不應該害怕犯錯,這很正常。
一起和他畫畫,別責罵他畫的不好。
讓他不害怕犯錯!
▼知識比分數重要得多:
小孩成績不好,父母會很生氣。
但好成績不意味著知識豐富,應該教育小孩知識比分數更重要。
讓他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變成考試機器。
▼父母不是敵人,你可以向他們求助:
與孩子成為朋友很難,因為他們有同齡的朋友。
父母平時不要太嚴苛,
更不要輕易發脾氣、長篇大論教訓他們,
讓孩子覺得你可以信任。
成為孩子的朋友,都是父母一生都得學習的課題。
▼堅持做自己:
很多家長過於尊重老師、尊重別人,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時間久了孩子會缺乏自信,不敢做自己。
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尊重別人很重要,但堅持自己的觀點更重要。
▼不要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為了更受歡迎,
很多孩子會做一些自己不喜歡、不贊同的事。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比起獲得別人的肯定,
做一個誠實、受尊重的人更有價值,
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對的事,什麼是錯的事更重要!
▼不懂就問:
有問題很正常,總比不懂裝懂要好。
▼身體不舒服要說出來:
不要假裝自己很好,不舒服就說出來,
哪怕因此影響成績、讓老師生氣也沒關系。
▼保護環境:
亂扔垃圾、破壞草木……
這些行為讓人反感,讓小孩明白環境、自然的重要性,
應該從小好好教育,家長以身作則,小孩也會養成這樣的品質。
▼學會拒絕:教小孩對成年人、老師、甚至家長說不。
不想讓孩子變成應聲蟲的話,一定要教會這一點,長大後他們會感激你的。
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小孩的個性一旦養成,未來很難改變。
家長更是要注重孩子的品性與態度,
與其培養好成績,但不如更花時間培養他們的品性,
這不僅能讓他們未來在面對事情時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也能面對迎刃而解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