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荒廢掉歲月靠「兩樣東西」就夠了!?「4點」告訴你如何把握住光陰!

道德經裡面有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人從出生落地開始,就是一個奮鬥改變自己命運的過程。
但是,有的人走下去了,有的人卻停住了。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就這樣拉開。
當一個人,有這2個跡象的時候,其實已經算是廢掉了,只不過沒有察覺而已。

1、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前幾天,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調查全國居民時間分配的情況。
你自己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說時間是生命的刻度,
那麼,你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生命,都停留在了哪些地方?
一天24小時,每個人都一樣,上帝很公平,
把24小時分成三塊,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休閒8小時。

睡覺時,我們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也意識不到時間在流逝;
休閒時,很多人一樣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
刷刷抖音,看看電視,也就過去了;
工作時,他們甚至依然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

於是,一天,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去了;
於是,一輩子,也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去了。

康得說:“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
”那麼,渾渾噩噩,無論以何種方式渾渾噩噩,都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2、可怕的惡性循環:越窮越閑,越閑越窮

來看看這份報告,有這樣一段敘述:
“收入越低的居民看電視的時間越多,低收入群體每天看電視的時間為1小時50分鐘;
 收入越高的居民閱讀書報期刊的時間越多,高收入群體閱讀時長為20分鐘。
 高收入群體中21%有閱讀行為,而低收入群體中只有6.6%的人才有閱讀行為。”
簡單來說,越窮的人,越喜歡躺著無所事事看電視,刷抖音,看直播;
越富有的人,越喜歡接納文字資訊。

3、廢掉一個人,這兩樣東西就夠了

作家李尚龍寫過一篇文章:廢掉一個年輕人,只需要三樣東西就夠了。
哪三樣呢?一根網線,一台電腦,一個電話。

對於一個沒有自製力的年輕人來說,
一整天的時間,除了吃喝拉撒,都可以在電腦上度過,
玩遊戲,追劇,刷直播,吃飯電話叫外賣。
時間一久,這個年輕人就廢了。

而在我看來,廢掉一個年輕人,兩個辦法就夠了。
給他一台手機,給他一個沙發。
回家,葛優躺,刷抖音,看視頻。
大腦廢了,四肢也廢了。

新藍網的報導,杭州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從父母那裡要來了六萬多塊錢,
在杭州租了一個單間,買了台電腦。

整整半年時間,他哪兒都不去,就坐在床上玩遊戲,吃飯就吃外賣,
玩累了就躺下睡覺,睡醒了繼續玩,基本上床都不下。

最嚴重的時候,由於坐的時間過長,血液流通不暢,導致四肢麻木,
整個人就癱在床上,大小便失禁,屎尿都拉在床上。

送進醫院時,醫生發現他長了褥瘡
那種癱瘓在床無法動彈的人才會得的皮膚病,你很難想像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會得。

作家毛北說:“懶是一種比惡更可怕的人性。”
你有惡行惡念,這世界會就糾正你,法律會懲罰你,但你懶,除非你自己拯救,否則就會墮落。

把自己廢掉,真的不難,躺著不動,刷視頻,基本就廢了。

4、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閱讀是最好的捷徑

現在,可以明確地說,如果你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想獲得更高的收入,如果你想擁有更好的品性。
那麼,閱讀,是最好的捷徑。

第一, 閱讀首先意味著思考。

文字轉換成資訊被大腦接收,需要動用到大腦的抽象思考能力。
文字只有被理解了,才有意義。
所以,閱讀本身,就意味著大腦抽象能力的訓練。

第二,閱讀會引致反思。

我的經歷告訴我,喜歡閱讀者和從不閱讀者最大的區別,是反思能力。
喜歡閱讀的人,具有反思能力,
能看到超出自己思維能力與見識之外的東西,
即使無法理解,但尊重,能容納異己觀念,不攻擊。

不喜歡閱讀的人,極少具有反思能力,
我就是對的,我的話就是標準,其它的都是狗屁,
沒有溝通與交流,出口就是攻擊性語言。
相信我,和這種人在一起,是災難。

第三,閱讀會讓你的氣質發生變化。

曾國藩有一句話:“唯有讀書能改變氣質。”這是句實在話。
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獲得知識的過程,你會發現,
你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你的大腦更加活泛,你的視野更廣,
反思會讓你更包容,更有理性。
閱讀的過程,是你思維能力、品性與境界均在提升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氣質自然而然會發生改變。

閱讀,其實也是一個支點,一個美好的支點,撬動的,是你人生中所有美好。

閱讀,不僅僅只是看一本書那麼簡單,它意味著終身自我教育,
不斷反思,包容心和理性得到訓練,
你會更能理解別人,更看透世事,更少上當受騙,更加坦蕩,更有人格魅力。

到最後,你會發現,其實最開始,你只是想堅持閱讀,
最後,你的人生都會因此發生巨變。

2019年,如果你開始真正意識到自己又步入新的365輪回時,告訴自己,
別讓這一年再渾渾噩噩下去了,放下手機與電視,多讀點書。
也許這個決定,會翹起你生命中諸多美好的相遇。

Reference:智慧創業家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