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不敢對別人說「不」??4個特點證明你是討好者!!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雖然知道這樣不好,但總是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別人,每次拒絕的時候都很愧疚。 說“不”有時是很難的事,習慣討好他人的人往往會擔心別人因此不再喜歡自己。但學會說“不”又是非常重要,不然我們可能會因為應承太多事而精疲力竭。
什麼是討好者? 他們總是在討好別人,把他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並致力於滿足別人。他們似乎始終在爭取周圍每個人的認可和喜愛,努力地讓除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高興。這種討好的習慣甚至乾擾到了他們的正常生活及整體幸福感。
討好者的4個特點:
1.故作謙卑
討好者會用自我貶低的方式故作謙卑。比如面對他人的誇獎時會說“我不夠好”、“您比我更好,請多教我一些”。背後其實是討好者試圖用放低姿態來構築防禦,因為害怕一旦肯定自己的成績,會招來他人的挑剔和攻擊。同時,故作謙卑也是一種控製手段,可以換來他人的善意對待。比如當討好者說“我不夠好時”,討好者可能是為了聽見他人說“你已經很好了。”
2. 覺得自己需要對他人的情緒和行為負責
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知道自己有權利拒絕,他們清楚自己能夠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既尊重別人,也保護自己。相反的,討好者們不會說“不”,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需要對他人的情緒和行為負責。比如,因為“怕他們不開心”而拒絕不了父母對自己個人情感生活的干預和介入,就是典型的例子。
3. 極不擅長做決定
像是“沒關係,我都可以”、“挑你喜歡的就好”這樣看似隨和的話是討好者們常掛在嘴邊的。
這是因為,討好者做決定往往是基於對“對方想要聽什麼”的猜測,獨立做選擇對他們而言尤其困難。畢竟,他們並不總能猜到合對方心意的選項是哪一個,也害怕自己選擇了對方不滿意的。
4.不會求助
討好者們總是生怕自己“麻煩”別人,即便自己成天都在被別人“麻煩”。就算是很小的事情,他們也不願向他人求助。如果真的迫不得已地需要他人的幫助,他們還會生出一種內疚和負罪感。
其實,許多討好者都能感受到討好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覺得討好他人很累。我們在這裡想要分享給討好者們:一份討好者拒絕指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學會拒絕。
1.拖延時間,不要立刻答复
當別人麻煩你時,你需要為自己準備幾句拖延時間的答复語,不要上來就立刻說“是”,比如:“我現在不能確定我行不行,晚點再給你答复好嗎?”這樣一個簡單的回答能幫助你打破無法拒絕的惡性循環,也能為你爭取時間來思考和作出正確選擇。
2.反复拒絕
如果向你求助的對方死纏爛打,讓你一定要立刻給個答复。在這種壓力下,你需要做的是盡量準確地說出你所感受到的對方的情緒,表達同情,比如對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很著急”,“我非常理解你的處境”,讓對方明白你聽清了他的訴求。接著,你要做的是重複你準備好的拖延時間的用語——“但我現在真不確定,晚點我一定給你答复”。使用這個技巧的關鍵點在於,你要避免對對方施壓的實際內容作出回應。否則,對話的發展會容易脫離你的掌控。
3.利用“折中方案”練習拒絕
為自己爭取到時間後,你可以思考三種回複方式:答應、拒絕、折中方案。有些事你很想答應,但是你發現自己實在做不到,這時你可以給一個替代方案,比如,朋友要外出旅行,想讓你幫他照顧一個星期的寵物,那麼你的折中方案可以是:“我可以幫你照顧它,但我只能看周末兩天”。
4.“三明治技巧”幫你學會拒絕
如果你覺得直接說“不”很不禮貌,或者擔心傷害感情,你可以試試看把拒絕加在兩句恭維的句子中間。比如,“我打電話是想跟你說之前你找我幫忙的事情,謝謝你能想到我。但很抱歉,這次我是去不了了。下次有機會我們再一起吧,祝你進展順利”。這樣的措辭能夠為你對請求或邀約的拒絕起到緩衝的作用。
最後,分享一則影片,當你也染上討好病,請記得適時SAY NO,因為人生,應該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