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被打攪,又渴望被擁抱」中年的累與孤獨,你聽到了嗎?

孩提時的我們,總是渴求著父母的懷抱,童年的我們,身邊總是不缺乏朋友,那時的日子簡單而又美好。
人在慢慢長大,有些關係卻在漸漸疏遠,曾經得到的,卻是現在羡慕而不得的。
一下子到了中年的我們,是否也曾想要回到從前的時光,是否也在承擔著賦予我們的責任。
“幾年前我還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現在一不留神就成了家裡的支柱。
原本的依賴和寄託,突然間就變成了負擔。父母在一夜之間變老,孩子在一夜之間長大”
中年人的生活,原來是你想像不到的孤獨。
在知乎讀過這樣一段自白:
“夜裡三點我醒來,自從生過孩子就再也憋不住尿了,上完廁所睡意全無,靜靜地躺在無邊夜裡,想著自己這絕望的生活而淚流滿面。
內心深處,我還是十六歲那個需要照顧的小女孩,多希望有人把我擁在懷裡為我擦去眼淚。
可是沒有,媽媽老了,孩子大了,愛人冷了,所以不會再有人抱我,從此直到死去也再不會有。”
婆婆說,你應該這樣;上司說,你應該那樣;老公說,你怎麼這樣;孩子說,媽媽你應該那樣;
中年女人,是母親,是女兒,是妻子。
努力活成所有人期望中的樣子,不敢脆弱,不敢流淚,硬生生把繞指柔鑄成百煉鋼。
只是那種渴望被關愛、希望撫慰的聲音,依然在內心深處叫囂,雖然無人會聽了。
張愛玲說:“男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中年男人,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
所有人都覺得你應該是個男子漢,有淚不輕彈那樣的強大。
肩上挑著一家老小的重擔,不敢病,不敢死,隱忍著堅強著,或許只在回家路上、在工作恍惚的刹那,得到片刻的喘息。
中年人的孤獨,是為所有人而活,卻很難活出自己。
身份的不斷疊加,屬於於個人的部分被無限擠壓。
明明沒有看上去那麼強大,卻只能硬起心腸,把脆弱藏在深處。
明明渴望被呵護,卻也只是默默想一想,然後繼續在這生活的洪流裡奔波。
中年人的孤獨,是通訊錄越來越長,交心的人越來越少。
小時候,成為朋友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一起吃過零食,一起玩過遊戲,一起哭過笑過,就可以滿世界宣佈這是我的好朋友。
中年人的孤獨是一種冰與火的矛盾體。
有時候,只想一個人呆著。
生活已經被擠壓得密不透風,就讓“我”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呆著,不要有孩子,不要有朋友,不要有工作。
只希望誰也不認識我,誰也不要理我,就這樣徹底放空,想幹嘛就幹嘛,享受難得的自由。
有時候,又渴望被所有人包圍。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受了氣,想有人撐腰;遇到麻煩,想有人幫助;心情低落,想有人逗我開心;成年人的孤獨,是享受孤獨,又恐懼孤獨,不願被打攪,又渴望被擁抱。
理智告訴你,應該成為獨當一面的強人,卻難免心有戚戚;內心深處,仍想被人捧在手掌心裡,又談何容易。
生活本就是一場與孤獨的博弈,成年人的生活,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為人夫婦,一刻都不敢歇息
累嗎?累,孤獨嗎?孤獨,要放棄嗎?還是再堅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