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之人未必有才,有才之人未必有德!曾國藩:「六個字,教你如何識人用人!」

曾國藩,即使在今天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僅僅是因為在世之時,權傾朝野,門生故舊遍佈天下,更是因為他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幾乎達到了世人推崇的完美境界。
曾國藩為官一生,為師為將為相,諸多領域造詣頗深,在識人用人上也有諸多心得。
六個字,教你如何識人用人!
小偷去曾國藩家偷東西,碰到曾國藩正熬夜背誦文章,小偷只好先在窗外等候,等他背好入睡了再潛進去。
可左等右等,曾國藩依舊沒把文章背下來,小偷等得不耐煩,直接破門而入說:
“你笨成這樣還讀什麼書?我在窗外聽你讀都能背下來了!”
小偷就當著曾國藩的面把那篇文章完完整整背出來後揚長而去。
這個故事流傳已久,不知真實性有幾分,但也讓我們大家對曾國藩產生了這樣的印象:
他似乎並不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
那這樣一個不怎麼“聰明”的人,又是如何取得後來那麼多成就的呢?
勤奮刻苦自然是關鍵因素,人格修煉他也擅長拿捏幾分,但他的成功,離不開“用人”這點。
曾國藩擅長總結分析,給後人省不少麻煩。
他的識人用人之道,可以簡單用六個字來概括:廣收、慎用、勤教。
1.廣收
用人者都希望廣納賢才,為己所用,可他們往往就是拘泥於“賢才”的準上。
何謂賢才?
一般人會說:德才兼備,博古通今,須是天下難得的人才。
而曾國藩說:凡有一長一技者,兄斷不肯輕視。
曾國藩深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有德之人未必有才,有才之人未必有德,德才兼備者少之又少。
用人方面最忌諱“追求完美”,當管理者一心追尋心目中的完美人才時,可能已經和許多有潛力的璞玉擦肩而過。
所以用人要“廣收”,凡是在某一方面有所長處,可以為自己帶來幫助的,都不要忽視他。
學會培養人才,打磨璞玉,才是用人者應該重視的問題。
2.慎用
上一條還說要廣收人才,下一句就說慎用?
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這裡“慎用”的意思不是謹慎用人,而是要發揮出人才的作用。
完美的人才很少,我們平時在企業中見到最多的,都是不完美的人才。
他們也許身懷一技之長,但不懂為人處世,情商極低;
他們也許業務能力一般,但在同事間混得風生水起,號召力極強。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而領導者要學會慎用,也就是揚長避短,把他的優點發揮到最大化,並且約束他的缺點。
領導和人才是互相成就的,學會慎用,雙方皆可受益。
3.勤教
再來挖掘潛力,這就是真正的親自上場培養人才。
曾國藩的軍事思想極受後人推崇,張之洞、袁世凱、毛澤東都曾經採納過他的治軍方針,一手帶出來的湘軍也是赫赫有名。
而曾國藩手下的湘軍將領,也幾乎都是他親自培養出來的,他們對曾國藩不僅以上級相待,更把他當做師傅來看。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現成的人才?重點還是要看管理者的區別。
同一支資質平平的隊伍,不同的人來帶,就能有不同的答案。
勤教多磨,也許不是針對隊伍裡的每個人,但一定要把幾個具影響力的管理好,挖掘他們的潛力,這樣自己也可以多幾個心腹,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