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健康

噪音竟會「增加肥胖風險」?!瑞士研究:交通噪音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機率!」 

現代都市居住環境擁擠,人多車多,居住在鄰近大馬路或鐵路旁的人,難免會受噪音問題困擾,甚至夜夜都睡不好。

瑞士一項研究發現,長期受交通噪音困擾的人可能增加肥胖風險,長遠更可誘發心血管代謝疾病,住得靠近馬路尤其是高危險族群。

香港專家認為受環境限制,無奈要常關閉窗戶使用空調,並使用較厚的窗簾布,製造較寧靜幽暗的家居睡眠環境,長遠政府要加強車輛規定管制,減少噪音污染。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一項研究分析近3,800名平均52歲的受訪者

了解居住環境的噪音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居住點包括接近馬路、鐵路或機場。研究跟蹤期平均8年,包括量度噪音的分貝、受訪者腰圍、體重指標(BMI)及脂肪比例,以及睡眠質素包括睡眠時間。

▼研究顯示,發胖可能跟睡不好或噪音有密切相關(示意圖)

分析發現長期受交通噪音困擾,或許會增加患上肥胖(BMI 30或以上)的風險,長遠更可誘發心血管代謝病

住靠近馬路的人尤其是高危族群,當中馬路的噪音每增加10分貝,肥胖風險便增加25%

鐵路的噪音也可增加超重的風險,即BMI等於25或以上。

研究人員認為長期處於吵雜的環境可帶來壓力及干擾睡眠,直接影響個人健康,包括增加肥胖風險,建議有關當局制定預防肥胖的措施,需包括審視噪音污染等環境因素。

▼噪音可能增加超重風險!(示意圖)

為何噪音困擾會令人肥胖?

香港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表示,當人長時間處於吵雜的環境,容易變得精神緊張

原來是腎上腺「作怪」

分泌了較多緊張荷爾蒙,當緊張荷爾蒙增加了,會直接令人的血壓、血糖及壞膽固醇水平上升

體重及胃口增加,導致肥胖和「三高」問題,長遠可誘發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臟病、中風等。

另一個解釋也涉及荷爾蒙分泌,在正常情況下,進入黃昏之後,身體的皮質醇水平會逐漸下降,令人變得放鬆,準備休息。

唐俊業指出,若居住環境較吵雜,不但影響睡眠品質,皮質醇也可能會維持在高水平,令人難以入睡。此外,皮質醇偏高會改變身體的脂肪分佈!

包括腹部容易積聚脂肪,造成「大肚腩」、即中央肥胖問題,箇中原因環環相扣

「周圍環境太吵,搞得睡不著,都會讓人跑去吃東西,變相增加肥胖風險」

唐俊業稱,噪音問題令人困擾,但並非人人能夠搬房子避免噪音,建議惟有關閉窗戶及使用空調,如安裝比較安靜的分離式冷氣。另外,採用較厚的窗簾布,有助阻隔聲音及製造比較幽暗、舒適的睡眠環境,讓人有覺好睡。長遠當局要做好交通規劃,包括規定車輛數目、限速等,都有助改善噪音問題。

全球肥胖問題引起關注,香港的肥胖人口比率也不低,唐俊業稱,醫學界越來越多研究針對肥胖的防治工作,除了噪音問題外,還有空氣污染、光污染、工時過長、快樂程度等,均相信與肥胖有關。

臨床上最常見是病人定期覆診前,普遍會比較緊張、睡得不好,更有人表示「整晚都沒睡好」
導致翌日見醫生時血糖、血壓都會上升,與平常的監察紀錄不同。

另外,從事有時間壓力工作的糖尿病患者,每逢趕工作的時段,血糖的控制都會較差,可能與壓力大、睡眠不足及沒定時吃飯有關。

民眾要預防肥胖問題,唐俊業指
除了改變飲食習慣,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外,同時要有充足運動及睡眠時間,減輕不必要的壓力。

【預防肥胖撇步】

●日常飲食保持低脂、低鹽、低糖及高纖維
●維持運動習慣,進行自己有興趣的運動
●日常增加活動量,例如爬樓梯、提早一個站下車步行、做家務等
●充足睡眠
●避免太大壓力
●生活習慣改變,如減少外出進食、減少流連超市的零食架及少買零食

(引香港蘋果日報)

唐俊業表示,壓力、緊張可影響荷爾蒙分泌,令人的血壓、血糖及膽固醇上升,長遠增加肥胖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香港蘋果日報  

唐俊業指出,針對肥胖原因的研究越來越多,除了噪音問題,空氣污染、工時長都是研究範圍。 引香港蘋果日報

▼來看看蘋果的報導影片!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