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美食

開學了,學會這6種魚的做法,讓孩子從此愛上吃魚,常吃頭腦更靈活!

我不止一次說我家常常吃魚,幾乎每頓都會有魚的一道菜,因為我家有小孩和老人,老人和小孩吃魚容易吸收又容易消化。我記得女兒很小的時候去保健,我問醫生要不要給女兒吃魚肝油,醫生說最好通過吃魚補充營養,多吃魚和多喝魚湯,孩子多吃魚聰明。我記牢了常給孩子吃魚,因為魚所含的DHA對人腦發育和智能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孩子多吃魚腦袋更靈活更聰明。我給孩子吃的魚一定選擇肉多少刺的。或許有的孩子不喜歡吃魚,那怎麼辦呢?這次就分享6種魚的做法,這些做法裡用的魚都是肉多刺少,做法各有特點,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會讓孩子喜歡上吃魚。

一番茄醬三文魚

【番茄醬三文魚的食材】三文魚魚扒1塊,鹽少許,山藥和秋葵適量
檸檬汁少許番茄汁2勺,黑椒醬1小勺
【番茄醬三文魚的製作過程】
1把三文魚魚扒刮乾淨魚鱗,清洗乾淨,用檸檬汁醃製一下
2三文魚用平底鍋煎一下,用平底鍋煎魚可以少放油。
3當三文魚一面煎金黃以後,翻面煎另一面,在三文魚的表面撒上鹽,煎熟以後盛起來。

4 這次做了番茄醬和黑椒醬結合起來的醬汁,如果想簡單一點,可以在三文魚擠上番茄醬或者泰式甜辣醬,有醬汁的三文魚更好吃。
5 這次擺盤用來水煮山藥和秋葵,可以換其他喜歡的蔬菜搭配一下,像番茄片或者西蘭花都很好的。

二芒果醬龍利魚

【芒果醬龍利魚的食材】龍利魚400克, 芒果2個,蒜2瓣,
番茄醬1勺,泰式甜辣醬1勺
【芒果醬龍利魚的製作過程】
1買到的龍利魚是冷凍的,解凍要注意要把龍利魚用架子晾起來,不要把龍利魚浸泡在解凍出來的水里,解凍以後的龍利魚用鹽和黑胡椒醃製片刻,這裡寫了用2個芒果,一個芒果切小粒用來做芒果醬,另一個芒果切粒用來裝飾的。
2 龍利魚用平底鍋煎一下,龍利魚在香煎的過程中要煎熟一面再翻面,不要經常翻動,翻動次數多了,龍利魚會碎的。
3煎好的龍利魚放在盤子裡。

4平底鍋炒香蒜蓉,加入番茄醬、泰式甜辣醬和芒果粒,煮成芒果醬,芒果粒不需要煮成芒果泥,如果不喜歡辣的,不要放甜辣醬。
5把煮好的芒果醬均勻地淋在龍利魚上面。
6這次擺盤用了芒果粒和小番茄裝飾,可以換成其他水果粒裝飾的。

三檸檬汁鱈魚扒

【檸檬汁鱈魚扒的食材】鱈魚魚扒1塊,蒜1瓣
白芝麻、洋蔥少許,鹽、胡椒粉、澱粉適量
檸檬汁少許,蜂蜜、番茄醬、泰式甜辣醬各1勺
【檸檬汁鱈魚扒的製作過程】
1鱈魚扒清洗乾淨,用廚房紙吸乾水分,抹上鹽、胡椒粉,並在表面塗上薄薄一層澱粉。
2鱈魚魚扒用平底鍋煎熟,用不粘平底鍋煎魚可以少放點油。
3鱈魚魚扒煎熟一面,再翻面煎成金黃,煎的時候要多觀察,盡量少翻動。

4 鱈魚魚扒煎好以後盛好,用檸檬片裝飾,可以撒上白芝麻,增加香味。
5炒鍋放少許油,爆香洋蔥粒和蒜蓉,放入檸檬汁、番茄醬和泰式甜辣醬混合一起的醬汁,把醬汁煮沸。醬汁可以只用檸檬汁和番茄醬的,如果覺得番茄醬和檸檬汁味道酸了,可以放少許糖調製一下。
6把醬汁淋在鱈魚魚扒上面,可以用水果裝飾。

四照燒龍利魚

【照燒龍利魚的食材】龍利魚400克,鹽、黑胡椒少許
料酒1勺玉米澱粉適量
照燒汁2勺生菜適量
【照燒龍利魚的製作過程】
1龍利魚用鹽、黑胡椒和料酒醃製片刻
2龍利魚切小塊,用玉米澱粉均勻地抹在龍利魚表面
3龍利魚用平底鍋煎成兩面金黃

4在煎的過程中要注意少翻動。
5加入照燒汁和水拌勻的醬汁,如果沒有照燒汁可以用料酒、生抽和蜂蜜調製。
6當龍利魚吸收乾醬汁即可盛碟,把龍利魚鋪在生菜上面,有魚肉有蔬菜吃起來更清爽.

五清蒸桂魚

【清蒸桂魚的食材】桂魚1條,姜、蔥適量
白酒1勺,白胡椒粉少許,蒸魚豉油2勺
鹽適量,紅辣椒少許。
【清蒸桂魚製作過程】
1將桂魚去魚鱗,取出內臟和魚鰓等,把桂魚清洗乾淨,用廚房紙擦乾水分,桂魚的兩面抹上食鹽、白胡椒粉和白酒。
2鍋燒沸水,水要燒得起大泡泡,放入桂魚,用大火蒸8-10分鐘。
3魚蒸好以後要魚盤子多餘的水倒掉,倒掉蒸魚出來的汁是為了魚吃起來沒有腥味只有鮮味。

4鍋燒熱油,爆香薑絲,把蔥粒和少許紅辣椒粒爆香。
5炒鍋裡的薑絲、蔥粒和熱油淋在桂魚身上。
6蒸好的魚最好趁熱吃,在吃之前可以根據口味淋上蒸魚豉油。

六番茄龍利魚

【番茄龍利魚的食材】龍利魚400克,番茄4個,
鹽適量,胡椒粉少許玉米澱粉適量,蔥粒少許
【番茄龍利魚的製作過程】
1龍利魚切2厘米左右的方塊,用鹽、白胡椒粉和玉米澱粉醃製
2番茄削皮切小塊,炒鍋燒熱油放番茄塊炒
3加入沒過番茄的水量

4番茄湯煮濃稠後,放入龍利魚塊,用大火把龍利魚塊煮熟
5加入水和水澱粉拌勻的水澱粉,加水澱粉的目的是為了濃稠,如果喜歡清爽的,可以不放水澱粉的。
6最後加入鹽調味,撒上蔥粒就可以了。
這些魚的做法都是我經常給孩子做的,希望大家喜歡!

來看看還可以怎麼料理吧!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