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成熟的人做選擇,不成熟的人做反應」舉棋不定,就是在「浪費」你的生命!

好友又跟我抱怨部門同事,但她自己做沒多少事還愛邀功,我早已勸過她。
第一次,我雖然吐槽她這種行為,但覺得這社會其實什麼人都有,只要做好份內的事就行
第二次,我給她建議,要麼讓老闆知道實情,要麼讓同事改正,要麼讓自己無視
第三次,我直言盯著別人也是閒著,說同事工作少,潛台詞是自己做得多,也是邀功,和那人差在哪?

抱怨同一問題 3次以上 去做有建設性的事
面對數不清的失望值,既不改變,也不接受
與其在死胡同裡兜轉沉浮,不如去做有建設性的事。
改變別人的行為,改變自己的心態,或改變雙方的關係。
做點養身心的事、感興趣的事、擅長做的事、有意義的事或能賺錢的事……總得做點什麼。

有沒有做建設性的改變 會過兩種形態的生活中
滿腹牢騷卻又不去改變, 覺得生活沒意思, 工作沒激情,但又甘願繼續這樣過。
減肥喊了幾年,肥肉沒少一斤;羡慕別人白皮,平時懶做防曬。
看看人家林志玲,墜馬受重傷後,醫生說她會恢復,就不再喊疼,留著所有精力恢復身體。

皮克斯的安德魯·斯坦頓說的
“如果你面前有兩座山頭,不知道該先攻打哪邊的話,就儘快做出選擇,趕緊採取行動。
一旦發現自己攻錯山頭,就趕快去攻另一座。
在這種情況下,錯誤的行為只有一種,那就是在兩山之間舉棋不定地跑來跑去。”
瞎想太多,優柔寡斷是對人的巨大消耗。
越在這種時候,越要明確目標,趕緊止損,做有建設性的改變。做和不做,完全兩樣。

成熟的人做選擇 不成熟的人作反應
面臨畢業的大學生不知就業方向,光想沒用,就多找幾份工作試試,
哪怕不知道想做什麼,至少知道不要做什麼;
跟男友分了手,惆悵沒用,鍛鍊身體,調節情志,用更好的自己迎接下任;
糾結破事沒用,就跟內心走,用堅定把選項變正確。

當問題不太嚴重,你預感這樣下去不對,於是主動喊停,這叫有建設性的選擇
你要下決定、做取捨、得罪人、會內疚;
當問題嚴重到讓你忍無可忍,不得不被迫翻臉,這叫反應,
你在能選時不選,拖到最後只能等著承受後果,覺得自己受害。
在能選擇時,按照自己的目標和意願, 去做有建設性的事,
哪怕微調, 不要拖到選擇窗口關閉,只能被動反應。

沉湎於情緒 去做有建設性的事
有時候感慨成年人每天的忙碌,連情緒都得計算著時間。
就算只走了一小步,時間也會重新錨定,帶你去更好的地方,
哪怕錯了,重新定位GPS,重新規劃路線。
總好過年輕時不去做有建設性的事,以後只能安慰自己
“我已經過了這個年紀”。
餘生不長,做情緒的主人, 做有建設性的事。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