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兩性

心理學:為什麼你說〝愛我〞卻劈腿?關於愛情的「營養均衡論」!!

01
在一段感情的過程當中,你有沒有遇到很愛一個人,對方沒有明確拒絕你,也一直在跟你交往,但是背後卻悄悄地跟另外的人在一起?

隱藏得很深,很久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出了矛盾,把一切事情透露以後,才發現一直被蒙在鼓裡。
這樣的經歷是不是讓你覺得憤怒,怎麼想都想不開。

由此,你也有了這樣的思考,為什麼對方要背著我去愛別人,按道理說,覺得愛就在一起,不愛就分開,這是很正常的事,幹嘛要欺騙呢?

有一種「我覺得你還不錯,我們在一起,但是我還是會一直尋找更合適的人」的感受。
是不是覺得不可理喻?

focus photography of gray and black pigeons behind Eiffel Tower

然而,現實中有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說原因之前,先講個隱喻的故事。

有個人是廚師,做飯很好吃,妻子也很愛吃他做的飯,尤其是他做的紅燒肉。有一次在飯桌上,他妻子不斷誇他,說他做的紅燒肉實在好吃,是天下第一,沒人趕得上。

廚師很高興,一邊吃一邊笑,說:「既然你這麼喜歡吃,那我天天做給你吃,好不好?」
妻子陷入美食的狂歡之中,哪顧得上丈夫說的話,嘴裡嚼著肉,吃齒間咕噥著說出贊同的話。

第二天,丈夫端出了紅燒肉。到了第三天、第四天,依舊如此。
過了一個星期,老婆發現對紅燒肉有點膩了,吃飯的時候面露難色,看到這道飯菜就難以下咽。
丈夫很生氣,質問老婆為什麼不吃紅燒肉了?妻子很無奈,也很尷尬,說,你天天做這道菜,都膩死了,也不換點口味。

「你不是說你很喜歡吃紅燒肉嗎?」
「是啊,我很喜歡吃,不過天天吃哪裡會有營養,不把人整肥了說,你也該換道菜啊!」

為此兩個人因為這事吵了幾天的架,後來經過溝通和情緒疏導,雙方和好如初,丈夫也不天天做紅燒肉了,而是一個星期做一次,中間換其他的菜調節口味,才平息這個風波。

person holding white petaled flower

02
這個故事我想表達的是,有些人的愛情模式跟「吃飯」很相似。

紅燒肉類似他們喜歡的對象,是摯愛,看到對方出現,巴不得立馬「吃」掉對方,讓對方永久在你的肚子里。

但是時間長了,天天在一起,膩了。
你需要調節,你要營養,除了吃紅燒肉之外,還得配搭點青菜、豆腐、雞肉等其它飯菜,每天要換不同的口味,才能夠讓自己滿足。

他們的愛情觀念,就是這樣的。
和一個人在一起不行,覺得缺乏刺激,也沒有「營養」,在交往一個人的同時,也會想著和其他的人進行接觸,心猿意馬地和不同的人在一起。

當然愛情跟吃飯不同,「紅燒肉」不會向你抱怨,你不吃它吃別的東西會生氣,但是人的話會,發現愛情不專註或者有出軌的念頭,就會憤怒,甚至會很委屈,覺得自己憑什麼要和這樣的人交往,鮮花插在牛糞上了。

two person holding hands while standing

03
根據斯坦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愛情是由親密、激情以及承諾決定的。親密代表著喜歡,彼此重視的程度、理解與期待,激情是魅力,性吸引,承諾則是責任感,決定發展穩定的關係。

三者呈現平衡關係。
完美的愛情是三者皆有,沒有激情,有親密和承諾也能實現穩定的關係。缺乏承諾,感情就不太穩定了。

而社會心理學家Rubin對愛情也做過研究,跟喜歡不同,愛情表現在依戀、利他和親密這三個方面。

捲入愛情的雙方在感到孤獨時,會高度特異性地去尋找對方來伴同和寬慰,而喜歡的對象不會有同樣的作用。同時,戀愛中的人會高度關懷對方的情感狀態,覺得讓對方快樂和幸福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對方有不足時,也會表現高度的寬容。

woman in front of man holding each hands each other near green trees

哪怕是最自私自利、最自我中心的人,也會表現出理解、寬容、關懷和無私。
說完理論,再回到之前我們提到的現象。

大家可以發現做法和理論是矛盾的,有著明顯的衝突。

在感到孤獨時,會高度特異性地去尋找對方來伴同和寬慰,有這樣的表現才是愛情,也就是說愛情是具有「排他性」的,非他莫屬。心猿意馬,三心二意和不同的人交往,顯然並沒有這樣的想法,也就是說「達不到愛情」的角度。

還有,戀愛中的人會高度關懷對方的情感狀態。既然關懷,就會理解對方的處境和感受,知道我和別人在一起,會給對方造成傷害,卻依然我行我素地和其他人進行交往。

綜上所述,對愛情不專一的人,實際上並沒有很好區分依賴、尊重、喜歡與愛情的概念,社會化水平是比較低的。

man kissing woman in grass area

04
我從個案的報告中做過調查,總結出相關的規律和經驗,發現對待愛情不專一的人,除了缺乏激情之外,通常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缺乏信任。

他們普遍自卑,對自己能力表示懷疑,認為自己配不上別人的優秀,而且對愛情也並不是很投入,和別人交往,也沒法全身心地陪伴下去。

他們會認為,總有一天對方會離開我的,既然愛情都不可靠,也不穩定,為什麼我還要陷進去呢?
因此,在感情上始終無法和別人親近,總隔著那麼一層距離。

不過跟內心想法矛盾的是,他們往往會尋求「依戀」的庇護,渴望感情,也憧憬會有一段美好的未來,也想過和對方在一起會什麼樣,身體會不自覺地做出跟心理相反的行為。

man and woman kiss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rain

我有一個朋友,恰是如此。
表面上恨透了男人,經常在我面前說男人的各種壞話,可身邊卻有一堆的男生圍著他,還和不同的男生裹在一起,每段感情持續的時間不超過兩年,總是很快地就消逝了。

她很苦惱,問我為什麼?
我說,你可能「生病」了,患了「愛情感冒綜合征」,你得好好做做心理疏導,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需要「營養均衡」。

很多人覺得,對愛情不專一的人,需要把他的觀念進行改變,從陰晴不定的狀態中脫離出來,讓他徹底地愛上一個人,放棄所有。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本末倒置。
好的做法不是「改變」,而是「接納」。去糾正你的行為相處模式,和一個人長期相處,會覺得膩,或者說你還沒有找到「愛情」的相處模式,那麼你就去進行塑造。

silhouette photography of couple standing on the sea while kissing

你可以先和喜歡的人穩定交流,慢慢捲入,同時身邊依然有很多朋友,人際關係的交往不要只局限於家庭的圈子,要去社交,多和不同的人的進行交往。當你漸漸發現有個人是你心儀的對象時,你要去訓練自己的思維,還有態度。

我和一個人在一起,就要斷絕和其他人的親密接觸了,只能做朋友,不能走的太近。
當你能夠把愛情、尊重、喜歡與依賴等環節處理清楚,把情緒和狀態保持穩定,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保持怎樣的距離,我想穩定的感情離你就不遠了。

學會處理不同的社會關係。
畢竟,除了「紅燒肉」這道心儀的主菜之外,我們還會有「麻婆豆腐」、「宮保雞丁」、「清炒時蔬」等菜肴放在你的面前,你是如何區分面前這些東西對你的關係呢?

比起「迴避」的去對待感情,認真地去面對問題並解決它,或許才能徹底根治你的「愛情感冒綜合征」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