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社交焦慮者:我不冷漠...只是你的眼光,令我〝害怕〞…

在一棟二十多層高的樓一處角落裡,一位年輕帥氣的小伙手中捧著噴香的鮮花,正等著美麗的姑娘下樓,然後準備雙膝跪地送給她。這好像又有一段美好的姻緣要開始啊。

但小伙子神情慌張,來回徘徊,嘴裡念念有詞,叨叨著:“哎呀,她要是不下樓怎麼辦。要是她下樓,不接受我的鮮花,在這麼多人面前,豈不是丟死人了。對了,她父母好像對我有意見,她父母不接受我該如何是好……”

過了一會,姑娘內心無比激動的下樓,準備在萬眾矚目下接受男友的鮮花。可下來之後才發現,小伙子早垂頭喪氣的走了。姑娘尷尬的轉身跑向旁邊公園,消失在夜色中。原來,小伙子由於想的太多,焦慮、緊張過度,於是拿著鮮花走掉了。

這份美好的感情在“焦慮”的阻撓下,隨風而散。其實有很多事情或願望本可以實現,只是因為我們內心羈絆太多,便把簡單的事情看的很複雜。這就像一團毛線,它本是一根長長的線,很容易理出線頭。但如果被外界打亂,或是內心煩躁,那麼這根毛線便會糾纏為很多疙瘩,解也解不開。

而焦慮也會讓我們把生活這根毛線打成好多結。

girl covering her face with both hands

1.社交焦慮是什麼?
自古至今,焦慮情緒都是人們生活中的常客,讓人歡喜讓人憂。作為社會性動物,聚會、工作、面試、約會等社交活動對我們來說再正常不過。但對於社交焦慮人群來說,這些場合和活動則會讓他們感到不適和折磨。

社交焦慮是指,當一個人處在被他人關注的社交或工作場合,比如公眾演講、面試或者向老闆匯報業務時,會感到明顯和持久的害怕,同時伴有臉紅、出汗、顫栗、噁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症狀,並主動採取迴避行為。

同時,社交焦慮者特別害怕外界對自己做出不好的評價,他們會將周圍人看作潛在觀眾,由此便會刻意關注自己的外部行為(如面部表情、姿勢、行為等)以及內部感受,表現出過度的自我關注。

當我們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並且會被其他人關注和注意時,我們會感到焦慮、恐懼,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這種焦慮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調節、緩解,就會慢慢發展為社交焦慮障礙,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人際交往。

社交焦慮會使你漸漸疏遠和朋友們曾經親密的關係,推辭掉老闆對你的提撥,丟掉一份美好的愛情……更嚴重的是,隨著社交焦慮程度的加深,個體還會出現抑鬱、酒精成癮、物質濫用等嚴重問題。

black wooden stairway covered with fog

2.社交焦慮者的注意特點
注意偏差是指焦慮個體對外界的負性信息很敏感,他們會優先對這些信息進行注意,而不是那些積極、美好的事物。這種現像在生活中很常見。

比如,在職位晉升中,員工們對辦公室裡的悄悄話會比平時更加在意;相信你也接觸過失戀的人兒,他們對那些與自己伴侶有關的東西特別敏感,格外注意。

正常的個體自然也會出現注意特點,但他們可以很好的調適自己,並作出行動去改變。

而社交焦慮者會對自己和外在環境抱有負面的想法,更容易將注意力聚焦於負面的信息,尤其與自己相關的,並且這已經成為他們習慣化、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社交焦慮者會表現出自動化的自我關注,這是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不良表現會引起周圍人的負性反饋,從而時刻在監控自己的外部表現。

心理學家們對此作了研究,實驗中要求高低社交焦慮者註視屏幕中央的憤怒或中性面孔,然後對周圍的目標字母做出反應。

結果與實驗者們的預期一致,人們發現高社交焦慮者在憤怒人臉條件下的目光停留時間更長,這意味著他們被憤怒人臉吸引,從而無法將注意力轉移至當前的任務中,而在低社交焦慮者中並沒有發現此現象。

人類的注意力其實是一個容量有限的系統,可以用菜籃子比喻。如果你在裡面放了過多的壞蔬菜,那還能放多少新鮮的蔬菜呢?

很顯然,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與任務無關的消極信息時,則很難再有精力去接收積極的、有益的信息,這必然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壓力,提升我們的焦慮水平,更不用說那些社交焦慮的人了。

silhoutte of man riding bike

3.社交焦慮者對模糊事件的解釋風格
我們來假設一些生活中會經常面臨的場景,來看看你會如何解釋人們那樣的行為。

你到朋友家去玩,看到一群人在聊天,這群人停止了談話,你覺得他們為什麼這樣?

你是班上的班幹部,一次班主任找你談話,你覺得他會批評你還是表揚你?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模糊的場景,不同的人對此會有大相徑庭的解釋。與正常個體相比,社交焦慮者更可能以負面的方式來解釋這些模糊性的社交事件,即負性解釋偏差。

如上面提到的社交情景,他們更傾向於解釋眾人停止談話是因為大家不喜歡自己,老師找自己談話是因為要批評自己等等。

社交焦慮者的這種負性思考方式,這不利於他們正確的認識和表達自己,會進一步提高焦慮水平,最終引起各種矛盾和失誤。

更嚴重的是這種情況會形成惡性循環。社交焦慮者這種負性看待外界事物的思維,會讓他們在與外界的互動過程中表現的消極和不受歡迎,人們自然會用不好的方式去回應他們。

這就反過來證實了他們大腦中的負性想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我實現預言”,指的是使自己的預期成真的預言,比如,你抱著這些人肯定不好接觸的想法去和他們接觸,那麼你就會找出證實你的想法的細節。

Woman Placing Her Finger Between Her Lips

4.社交焦慮者的記憶特點
在生活中,社交焦慮者會選擇性注意負性的外界信息,表現出注意偏差,並且傾向於以負性方式來解釋社交情景。

這很像我們背英語單詞,你看的多,對它的意義解釋的多、強化的多,那麼這個單詞你定會記憶深刻。

心理學研究早已發現,人類對那些威脅性刺激或事件記憶尤其深刻,並且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這些事件的困擾。

更嚴重的是社交焦慮者,在以後會迴避類似的社交情景,宅在家中,導致社會功能嚴重受損。這很像烏龜在遇到危險時自動把頭縮進殼內,進行自我防衛。

社交恐懼讓正常的交流變成了折磨,讓美好的因緣隨風而散,使自我提升的機會讓給他人……我們所知道的是,社交焦慮的核心是對外界負面評價的恐懼,甚至是正性評價也會引起社交焦慮個體的不適

reflective photo of clouds

05.如何緩解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作為一類嚴重影響人們生活的情緒,心理學家們已經從多個方面來進行干預,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兩類方式:一種是從生理上乾預的藥物治療;另一類是從心理和行為上的努力來改變社交焦慮的不利影響。

藥物治療是基於社交焦慮是由於體內某種化學物質的失調所致,如果運用某類藥物來調節平衡,那麼個體的症狀就會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尋求藥物治療必須在醫師的嚴格評估和指導下才能進行,不要自己購買或是請不專業的醫師或治療師來指導自己。

peace sign

而心理治療一般會採取認知行為療法。在這種療法中:我們需要學會分辨焦慮線索並為它“貼標籤”;進行放鬆療法;評估自己的焦慮水平;辨別自己的負性內部對話;以積極的自我對話取代焦慮性的自我對話;採取富有建設性的行動和計劃。

當然,還有其他療法,比如,暴露療法、情境療法和催眠療法等。

有句話叫“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其實指的是一種處事態度,一種心理調適。

走自己的路,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僅要勇於讓別人去說,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勇於恰當表達自己的看法。

社交焦慮者也要主動抓住生活中各種機會來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在不斷的實踐中來提升能力,而不是消極的逃避。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