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放棄,有時候讓我們更好:該不該離職?請當心!公司有這4個「易倒閉特質」就快逃!

據統計,專業人士平均每四年換一次工作或任職單位。
這個統計數據適用於企業界、資訊業、工程師、健康醫療以及研發領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據顯示的換工作頻率高於全德國平均,

因為據相關統計,全德國每兩名受雇者中,就有一人在任職十年後才更換服務單位。
然而,同時也可見到越來越多像馬賽克一般拼湊經歷的履歷,
而且換工作的最大因素,不出所料地是對雇主的認同感。

比較令人意外的情況出現在同一個職位上的第二年,因為在第二年之後,
將近三分之一(30%)的專業人士選擇離開原來的雇主;
接近四分之一的人,會在第二年與第五年之間換工作;
決定在第一年內就跳槽的人,約有15%。

上述數據當然隨時都可能有變化,因為這類調查只能呈現當下的情況。
但無論如何,得到的結論非常明確:在工作上,我們都不斷面臨去、留的難題。
當然,有些因素確實可能縮短一個人決定換工作的時間,

例如,職場上嚴重的霸凌行為,或是長期無法忍受自己的主管等。我同意,這類情況確實存在。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公司發展充滿未來性,並且同時賦予自我成長的機會。
但當公司發展處於低效率的臨終關懷階段,太過安逸於現狀的舒適圈,
會出現哪些「徵兆」?如果剛好最近你想著要換跑道,卻不知該不該離開──
請留意公司有沒有以下這四個特質,有的話,就快逃吧。

01、無法適應變化度高的產業環境

低效率公司往往無法適應變化度極高的產業環境,
換句話說就是對現況感到相當滿意,且不打算採取任何行動。
當公司無法意識到市場的變化性及新型態產業的出現,久而久之只會停滯不前。

02、公司高層反對創新及改革聲浪

上司或主管本應是帶領公司朝向更有發展性的前景邁進,但當他們開始拒絕新的聲音,
抵制任何創新與改變,只因他們根本沒意識到市場競爭力的破壞性多高,
這是身為領導者最可怕的陋習。

03、軍隊式的企業文化

公司不是軍隊!下屬永遠都在等待上級的指示才敢行動。
這可能出於兩種原因,一是害怕犯錯,二是缺乏賦權。
因為在低效率公司的企業文化當中,形塑一種「軍隊式的領導」模式,
當員工害怕承擔錯誤,甚至無權做出決策,只會培養出更多無主動性及創造力的員工。

04、過度仰賴「希望及運氣」

當然對於公司決策的成敗關鍵,希望跟運氣有時候是最大的幕後推手,
但過分仰賴這些的公司決策只顯得「空洞」不堪。
常有句話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幸運只是讓你更加分,
平時的準備及規劃才能把握每個到來的機會。

美國喜劇演員米爾頓.伯利(Milton Berle)曾說:
「如果機會不來敲門,那就建一扇門。」
高效率的人才不被動等待機會來臨,而是努力追求它。

一個人在追尋成就的過程中,通常會碰到三種狀況:1.死胡同2.低谷3.懸崖。
顧名思義,當你遇到懸崖或是死胡同時,最好立刻放棄,因為是死路一條,
你不僅不會得到任何成就或報酬,甚至可能粉身碎骨。
而如果你遇到的是低谷,那麼你就必須做出判斷,
是不是該投入你所有的資源、人力或時間,全力衝刺,已獲得最終成功。

—— 賽斯.高汀,《低谷》

真正的贏家懂得在對的事情上堅持下去,在錯的事情上放棄,
選擇與放棄是一種智慧,只要在這件事情上做得好,
我們就能夠更有效率的運用時間與資源。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