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跨界成功的人,都有這4種特質!

1、對極致的追求
2011年,微信剛誕生不久,這個在騰訊內部不被看好的項目,差點胎死腹中,身為產品經理的張小龍壓力很大。
但也是在這一年,張小龍接觸了高爾夫球,在緊張的開發工作之餘,開始練習高爾夫。
即使只是單純的興趣,張小龍也希望把它做到最好,終於在7年後成了業餘愛好者中的佼佼者。
這種對極致的追求,不僅體現在他對高爾夫的態度,也體現在他對產品體驗的追求。
韓寒從小就喜歡賽車,當有機會進入這個領域,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苛。
因為只有堅持把車技磨練到最好,先讓自己獲得參賽資格,才能有更大的發展。
謝霆鋒創辦影視特效公司也是如此。既然國內沒有人能做到國外的水平,那就自己想辦法做。
為此,他不惜買二手機器進行各種嘗試、想方設法找團隊,為的是做出最好的特效。
比賽就要拿冠軍,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們的成功都離不開對極致的追求。
2、強大的執行力
真正厲害的人,都有很強的執行力。
想做就去做,不會把時間花在糾結,而是永遠不停向前走。
焦慮與猶豫,是成功的大敵。
並不是沒有人意識到電影後期的重要性,但因為追求更好的後期效果,謝霆鋒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形下,打算自己做,需要承擔極大的風險。
這背後,強大的執行力,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仔細分析自己的目標,並考慮當前的生活哪些是你可以改變和努力的,定期去總結和思考如何進一步改善,實踐個幾年,目標和夢想才會離你越來越近。
事情不能等條件具備了再去做,很多事情不一定有錢才能做到,有錢當然更好,沒錢就多努力、思考、行動和堅持。
3、堅持不服輸的精神
青年作家彭小六曾說:「所謂的厲害,不過是像傻子一樣在堅持,最後來了點運氣。」
做任何事都離不開重複二字,很多人都因為看不到堅持後的光明,就心灰意冷,被成功拒之門外。
韓寒剛開始接觸賽車時,沒有車隊願意收留他,好不容易有一個車隊願意,也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他只能一邊堅持練習車技,一邊寫書賺稿費來養活自己。
從2003年第一次加入車隊,到2009年獲得賽車冠軍,韓寒堅持不服輸5年,才證明了自己。
4、能力的遷移
著名生涯規劃師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一書中說到,人的能力分為「知識、技能、才幹」三個層次:
知識是最沒有遷移能力的,讀到醫科博士的人,可能也不會做麻婆豆腐;
技能通常由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專業技能組成,遷移性要好一些;
而到了才幹層面,職業之間的界限就完全被打破了。
這解釋了為什麼那些厲害的人能夠輕易地,在不同領域之間跨界發展。
因為他們已經透過深度學習,達到了某一領域的才幹層面,而這些才幹在其它領域同樣適用。所以,只需要花少量的時間熟悉知識與技能,就能上手。
反之,如果在一個領域從未達到才幹層面,當換到其它行業,只能從底層的知識和技能重新開始,就非常吃力了。
所以,掌握「才幹」尤為重要。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方面,當你想嘗試一個新領域,不妨想想原有的能力是否可以遷移。
從厲害的地方出發,拆分出技能和才幹,把他們遷移到需要的領域,就能創造不一樣的結果。
先做好一件事,做好另一件事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沒有一個人,能夠隨便跨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