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初老了嗎?三大技巧拯救你的記憶!

什麽是記憶力?簡單來說,記憶力可分為瞬間記憶、短期記憶及長期記憶。
瞬間記憶通常只能維持幾秒鐘,孩子初學語言時就是這樣。
短期記憶約可維持一周,比如我們在學校的時候,有些知識點如果不重覆,隔幾天就會忘掉。
而長期記憶則會維持幾年,甚至一輩子也不會忘掉,例如某個人的名字,或人生中某一段難忘的經歷。
記憶原則
記憶和遺忘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
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所以提高記憶力的基本原則就是:新知識及時覆習。
根據人腦遺忘的規律,及時並重覆記憶,在一定時間後記憶便在腦中形成。
人類左腦發揮的是低速記憶,右腦則是高速記憶,左右腦的記憶能力之比為1:100萬,但右腦一般處於休眠狀態。如果有效激發左腦潛力,我們的記憶能量不可限量。
不可否認,具有天賦的人記憶力確實會比普通人強,但經過對百位“世界記憶大師”的研究,人腦完全可以憑借後天的訓練,達到超強記憶力。
那在做正式的訓練之前,下面3點可有效幫助我們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
一、記憶訓練基礎
1.吃什麼?
比如我們常吃的奶油、肥豬肉、動物皮(雞皮、鴨皮)、油炸食品等等,很多我們覺得好吃的東西,都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而有研究表明長期餵食高飽和脂肪食物的實驗鼠在學習和記憶測試中表現較差,那麽以這類食物為主的人,記憶力也會比其他人容易衰減。
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有魚類、堅果和植物種子。
另外,大家常說的水果和蔬菜也是大腦的健康美食。
英國最新研究也證實,花椰菜、馬鈴薯、柳橙、蘋果和白蘿卜等蔬果含有硫糖苷,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甚至可預防老年癡呆癥。
特別指出的是:養成深夜吃零食的習慣可能會導致大腦學習和記憶能力的缺失。
所以飲食上不僅食物要選的好,時間也要選擇好,不然“上去的是體重,下來的是智商”。
2.學會睡覺
“睡不夠8個小時會傷身體”的觀點是錯的!
比起睡眠時間,睡眠質量以及良好的生物鐘節律更重要。
大量實驗研究表明,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將睡眠時間從8小時縮短到6小時甚至是更短是完全可行的,對健康不會造成大影響。
一般工作太忙都會熬夜加班,如果覺得困,可以通過午休方式補充睡眠,但是絕對不能根據前一天的睡覺的時間決定起床時間。
所以在睡著後4.5小時、6小時、7.5小時後起床,精神會更好,再加上我們的入睡時間,就能合理的提高睡眠質量了。
3.有氧運動
人在記憶和思考問題時,大腦需要大量的氧氣。
記憶的存儲分配於全部感覺系統之中,所以感覺與記憶有密切關系。
二、提升記憶力方法
1.思維導圖記憶
我們都知道,人腦的神經結構是樹狀的,以細胞體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樹突。
而思維導圖的結構也是如此,以一個點為中心,向四周不斷延伸出互斥的分類。
同時,新記憶的形成與新的突觸的建立有關。
思維導圖的本質邏輯是分類,導圖新子集分類的建立過程也像大腦的記憶過程一樣,不斷以一個個點為中心進行發散,以至無窮。
我們更容易記住與人腦結構相似的東西,因此思維導圖作為一個結構性工具在記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2.超級聯想法
小時候,我們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雖然不會寫字,不認得字,但依然能通過想象的畫面,記住很多東西。
比如,提到媽媽,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給自己餵飯的女人,那就是媽媽。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想象力漸漸丟失了,但通過練習,不僅能提高你的記憶力,還能讓大腦重新鮮活起來。
比如利用諧音、增減字、替換等方式,把拗口的詞匯轉換成我們更熟悉的詞語。
如果一次需要記住太多內容,還可把他們用離奇的故事穿插在一起,使印象更深刻,記得更準確。
3.繪圖記憶法
這裏不要求你畫的多麽形象逼真,神似即可。利用諧音或同音字等,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其樂無窮。
4.數字記憶法
這個方法很好理解,就是將數字轉換成編碼後再進行聯想速記。
這個方法在記憶電話號碼等數字型的問題時很有效。
5.宮殿記憶法
我們對於圖形與空間的記憶有著天生的敏感。
因此將需要記住的東西以圖形與空間位置的形式儲存在腦海中則是一個很討巧的辦法。
最著名的利用大腦這個特點進行記憶與思維的例子就是《神探夏洛克》裏面夏洛克的思維迷宮。
這些方法即可單獨使用,也可組合訓練。
在練習過程中不斷突破對大腦的束縛,變線性思維為“網絡化”思維,將思維過程可視化。
很多零碎時間的學習,也能很快地與已有知識進行整合。
不管我們從事何種行業,終身學習是突破的唯一途徑!
而記憶則是學習一切的基礎,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記憶是學習一切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