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賺夠錢」再去過嚮往的生活?這個想法,會害你離成功越來越遠!

離職之後,我每天的生活基本上是這樣的:
早上睡到九、十點,接著起床看一下書,下樓吃個早午餐,
下午繼續看書或者寫點東西,晚上出去跑步,去健身房裝裝樣子,
回家看電影、追個劇,然後睡覺。聽起來是不是還挺愜意?
但是沒有工作的生活,有時也難免尷尬。
例如在街上碰到熟人,或被邀請到一個不熟悉的飯局上。
沒有名片就顯得這人不太正常,彷彿工作是一個人存在於社會的合法性依據。
而我,總是不按常理出牌。
曾經一事無成的自己,教會了現在自己的事
我的人生曾有過三段無所事事的時光。
第一次是 2013 年。曾經以為所有城市都能夠很容易地融入,
後來才發現想在一個地方生活,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
我離開遊蕩了八年的北京回到杭州,在家休息足足窩了兩個月。
第二次是 2016 年秋天,我從阿里巴巴離職。
那是一家很棒的公司,給的待遇也相當優渥,
但是在公司的每一天都不是很開心,每天早上的鬧鈴都好像在提醒我說,
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不能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一生。
第三次是不久之前年初的時候,我和我的前同事一起創業,
做一個商業地產類的案子,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團隊,
市場前景也相當被看好,但是在工作了幾個月之後,
我對自己的信念忽然產生了懷疑,我並不是一個真正適合創業的人,
我不擅長交際,不喜歡過長的工作時間,不喜歡貧乏的私人生活。
更要命的是,
我對於那些汗水和時間所兌現出來的未來表示懷疑,
這可能真的不是我想要的。
有朋友在我離開前曾勸說,
你趁年輕辛苦幾年,等賺夠了錢再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更好?
問題就在於什麼時候能賺夠?賺多少才算是賺夠呢?
生活不是卡帶,你唱完了這一面,還可以隨時切換成另一面。
當我們跑得越快的時候,因為無法看清,
就越沒有辦法確認,我們是否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奔跑。
微博紅人五嶽散人曾發過一篇文,他說:
「對大多數喜歡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來說,
追求自己的理想,才有機會有錢。
而不是反過來,有錢了再去追求理想。
因為你在追求自己目標的時候就會進入一個圈子,裡面才有機會。」
對此,我舉雙手贊成。
雖然此刻的我對這個話題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因為畢竟離「成功」二字還相去甚遠。
但是厚著臉皮說,這樣無所事事的我,
相較於以前一本正經地生活,卻擁有了更多的機會。
就拿經營社群網路這件事來說。
正式踏上這條路以前,我還是一個極度內向、缺乏自信的人,
雖然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大公司裡待著,但是內心一直想做個自由業者。
我不是那種特別有天賦的人,但是斷斷續續,
一個人業餘地經營了三年時間,竟也吸引了一部分讀者,
到現在居然可以靠著寫點小廣告支撐生活了。
打從心底來說,我是喜歡做這件事的。
假如我開設帳號的第一天,就有人提刀架在我脖子上說:
「快寫!寫三年你就有幾十萬粉絲,
就有很多品牌找你打廣告,你就可以賺錢了!」
我想我應該馬上就放棄了。
因為經營專頁,我才得以被人發現,
後來進入了阿里巴巴,被更多的朋友認識,
有的成為了生活中很好的夥伴,有的提供我很多的資源。
當然,也是因為這樣,結識了很多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朋友。
而我很清楚,這並不是完全依靠我在某個公司或者平台的力量。所以,
當你做一件事情,做得夠好的時候,
也許並不是直接因而賺到了錢,
但是很多東西都會被當成附屬品反饋到你身上。
不要一邊抱怨生活,一邊嘲笑他人的勇氣
我在北京認識的一個朋友,每份工作時間不超過兩年,
每次工作的目的都簡單直接:籌措下一次的旅行費用。
她比我大四歲,旅行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只覺得她這樣的人生簡直瘋狂,
甚至一度想拿一把榔頭敲開她的腦殼看看,裡面到底藏的是什麼東西!
對於她我有太多的疑惑,她不擔心旅行中發生意外嗎?
旅行中沒錢了怎麼辦?旅行回來了怎麼生活?未來靠什麼支撐?
但她說,旅行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她在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這一點。
沒有太多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些地圖上的座標,
無論是東京、巴黎,還是紐約、墨西哥,對她而言,
都稀鬆平常,因為它們太過垂手可得了。
她說:
「一張機票就可以抵達的地方,不應該叫作夢想,夢想不應該這麼廉價的。」
後來我再也沒有表達過我心中的那些疑問,
那些飛離的城市,那些永遠無法抵達的地平線。
無論生活背景如何變化,她都在活出同樣的自己。
有人會說,只要有能力,無論怎麼樣都可以活得很好。
遺憾的是,很多人的勇氣太少,才能都還輪不到上場。
也有人會說,運氣是很大一部分,但你把大部分人的成功都解釋為運氣,
可以讓自己心裡好受一點的話,我也無話可說。
我想說的是,你為什麼就不相信自己也有這種運氣呢?
你不出去走走就永遠不會有運氣。
人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一邊抱怨生活,
一邊嘲笑他人的勇氣,然後心安理得地過著自己的 loser 人生。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
慢慢地,就已經不再有能力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了,
甚至被剝奪了這樣生活的權利。
知道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就應該時時刻刻想辦法接近他
年紀越大,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成本就會越高。
試想一下,當你老了,生活中的任何一個細枝末節,
可能都難以再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進行:
幾點睡覺、幾點吃飯、今天吃什麼、穿什麼樣的衣服、自由的行動、甚至是如廁……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不是希望你跟我一樣動不動就辭職或者動不動就去旅行,
我的意思是,
如果你知道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那麼就要一點點去接近它,越早動身越好。
無論哪種生活方式,從事哪種職業,
其實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不需要他人去評判,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俗世中,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的確很重要,
它可以用來換很多東西。
但是時間,比你所擁有的財富更重要。
時間值不值錢,就看你把它分配到什麼事情之上,與什麼做交換。
每個人的時間都差不多,但是每個人的匯率不同,
有些人可以用很少的時間換到盡可能多的財富,
有些人則需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換到很少的幸福。
欲望是一個永遠得不到滿足的虛無,
大多數人也許一直都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生活,
但是當他們獲得之後,往往這種生活他們已經不想要了。
所以想清楚,真正能讓自己獲得滿足感的是什麼。
蘭迪.鮑許在他著名的《最後的演講》中提到過一個很實在的觀點。他說:
「在我們追尋理想的道路上,我們一定會撞上很多牆,
但是這些牆不是為了阻擋我們,它們只是為了阻擋那些沒有那麼渴望理想的人們。
這些牆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機會,去證明我們究竟有多想要得到那些東西。」
也許現在這段無所事事,看上去灰暗的時光就是一堵牆吧。
那麼,讓我們在牆外見。
▼錢夠一輩子用!蔡依林「賺夠了」 不在意唱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