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健康

高血壓不再只是老年病,它已經盯上了年輕人!

大家好,我是Tammy今天來跟你說說 高血壓不再是老年病,它已經盯上了年輕人!

 

不少人都誤認為血壓增高是年齡增長下的必然情況,其實這是不對的。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關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都是相同的,當血壓值持續高於140/90mmHg時,都應認真對待。

高血壓病跟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 另外跟吸菸喝酒、高鹽飲食、熬夜生活不規律、持續緊張或高溫的工作環境等也有關係。

高血壓的危害及治療誤區

高血壓的治療需要長期堅持,很多患者在一段時間後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繼而踩進治療誤區。或許有人說偶爾犯錯無傷大雅,然而醫學是嚴謹的,任何一次的小錯誤,都有可能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

誤區一:血壓雖高但沒症狀,可以不吃藥

多數患者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只有隨著病情的發展,才可能出現頭痛、頭暈、耳鳴、頸背部肌肉痠痛等症狀。

同心提醒:就算沒有症狀,但持續高於正常水平的血壓,也會對心、腦、腎等靶器官造成嚴重損害。因此,一旦確診,需積極干預治療。經干預後血壓恢復正常的早期患者,若想停藥或減藥,請謹遵醫囑!

誤區二:血壓高才吃藥,血壓正常就不吃

高血壓是慢性病,多數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來控制病情。然而不少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常常是血壓高了才吃藥,血壓正常時就不吃,做不到堅持服藥。

同心提醒:自行停藥後的反彈會造成血壓波動幅度過大,增加腦梗、心梗等併發症的機率。而藥物除了降壓的作用外,同時也是維持血壓平穩,避免更多臟器傷害。

誤區三:降壓藥一旦吃了會產生依賴性,副作用也較大

很多人認為降壓藥有依賴性,這是不正確的,降壓藥屬於非成癮性藥物。臨床上,針對一些因工作緊張、身體勞累或情緒激動而導致的血壓升高,也會採用服藥治療,並可依據情況隨時停藥。

同心提醒:已經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由於疾病的原因,血壓需要長期用藥物控制,不能隨意停藥。停藥後血壓重新升高,波動幅度增大,反而增加併發症發病機率。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和高血壓的危害相比,治療作用獲益遠遠大於副作用。

誤區四:開始不能用“好藥”,以免病情更加嚴重時無藥可用

降壓藥非抗菌素,不會出現耐藥情況。目前,臨床公認高血壓患者治療的“好藥”是指長效降壓藥,即口服一次,降壓作用持續24小時以上,可平穩降壓的藥物。

同心提醒:短效降壓藥物通常只用於突發性血壓增高,作用時間短,如長期用藥易引起血壓波動。因此,應根據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

誤區五:根據偶測血壓值來判斷

很多人去醫院體檢,測量血壓高,就以為自己患上了高血壓症,回家自己量反而正常了,這就是“白大衣式高血壓”,因見到醫生緊張而引起。

同心提醒:正確判斷是否患上高血壓的依據,不是以在門診或家裡偶爾測得一兩次血壓偏高為準,而是連續測量非同日的3次血壓值,若均高於140/90mmHg,才判斷為高血壓。

誤區六:發現血壓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一般來說,降壓的原則是緩慢、平穩、持久和適度。多數情況下,血壓的升高過程是緩慢的,所以降壓過程也應是平穩的,除了高血壓急症,不可快速大幅度降壓,以免引起腦灌注不足等意外情況發生。

誤區七:血壓越低越好

正常情況下,理想血壓的高壓值應在110-140mmHg,低壓值在70-90mmHg之間。血壓是保持身體器官灌注的動力來源,短時間內降得很低,超過自我調控能力限值後,將會降低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引起腦血栓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誤區八:吃藥盲目追求新、貴,頻繁換藥

選擇一組適當、理想的降壓藥物並不容易,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和驗證。效不更方,只要能保持血壓穩定不波動,且沒有明顯副作用,就應堅持服用。

誤區九:長時間服藥卻不定期去醫院檢查

服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即使血壓穩定,也應定期到醫院複診,觀察藥物是否產生副作用,對心、腦、腎等靶器官是否產生不良影響,藥量是否相對不足或是否可以減少用藥量。

誤區十:根據他人經驗擅自用藥

高血壓病因複雜,臨床分型很多,每個人身體素質以及基礎疾病都不相同,照搬他人經驗,跟風吃藥很容易產生用藥安全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務必謹記: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根據處方用藥!

誤區十一:吃藥跟著廣告走 保健品也能降血壓

不少患者迷信廣告宣傳,認為保健品也能降壓。而實際上保健品與藥品有本質上的區別!盲目用保健品替藥品可能會延誤治療,反誤了自己性命!

誤區十二:靠輸液治療高血壓

除了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等高血壓急症需要靜脈點滴降壓治療外,一般的高血壓應選擇藥物長期控制治療,不需要輸液。

疾病的治療永遠不可能單靠藥物和醫生,患者自身對疾病的負責和堅持才是最重要的。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干預治療,改善身體狀況。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趣或是對你有幫助的話,分享讓更多朋友看看,討論一下你們的想法吧!

Reference:健康生活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