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親子

這樣做就能克服寶寶的恐懼心理,家長必看好文!

兒童恐懼心理產生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常聽一些年輕的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膽子太小,不敢一個人熄燈睡覺,不敢去接觸小狗小貓之類的正經小動物,還有的孩子十分害怕打雷閃電等等。

這種現象即為心理學上所說的一種恐懼情緒反應。研究表明,兒童恐懼的物件是隨年齡增長、經驗豐富而改變的。

幼童多對動物、陌生的物體或突然失去身體支援等感到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範圍的擴大,便對想象中的一些動物、黑暗及有傷害性的威脅感到恐懼;且年齡越大,其主觀想象的、預料的危險引起的恐懼越多。引起幼兒恐懼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熟悉的情境發生意外的變化。兒童在習慣的情境中已形成適應性的知覺模式,有一定的對會方法,而當情境變化時,本已掌握的對付方法就會“失效”,使兒童感到焦慮和不安,從而產生恐懼心理。

第二,受他人恐懼情緒的感染。兒童在看到、聽到別人處於恐懼狀態中時,即使自身處境並無任何引起恐懼的因素也會坐立不安,受到感染。如聽到恐懼影片中人在驚恐狀態下的喊叫,他會感到毛骨悚然。或聽到成人講一些鬼怪故事後,由於無知及大人的消極暗示,其內心也會產生恐懼感。

第三,後天的經驗所致。它是通過條件反射產生的,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線”便是這個道理。兒童幼時如果受到恫嚇或遇到的刺激較強烈,以後即使碰到輕微的刺激也會產生強烈的反應。如最初被一黑狗咬過,由怕黑狗到怕所有的狗,繼而怕所有的四足動物。這是一種心理泛化的作用。

如何克服兒童恐懼心理

一、兒童恐懼心理的矯正方法很多,其中最簡便而有效的是“示範脫敏法”,即讓兒童有保護地逐步接觸恐懼物件,逐漸消除恐懼心理。

例如,兒童對黑暗處,要以先抱著或拉著他的手走過黑暗處(暗室或野地),同時告訴孩子黑暗並不可怕。經過一兩次,待孩子適應後,可改為陪著他通過黑暗。再後可和孩子一先一後,保持一段距離分別通過黑暗。最後讓孩子單獨通過黑暗。經過這樣的鍛鍊,孩子也就不再懼怕黑暗了。兒童恐懼心理的矯正實際上是對兒童勇敢精神的訓練。訓練中可輔以獎勵的辦法,當孩子表現勇敢,不恐懼時就立即予以獎勵和表揚。

二、語言解釋法。

兒童懼怕某事物,常是因為無知,不瞭解該事物。一旦明白真相,其恐懼心理便會自然消除。如兒童對雷電的恐懼,教師、家長可向兒童說明雷電產生的簡單道理,從而消除他對雷電的恐懼,並說明不足懼怕的理由,成人此時最好還表現出一種無所畏懼的表情。

三、轉移注意法。

顧名思義,即當兒童看到、聽到所怕的事物時,成人可用玩具或語言來分散他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從懼怕物件上轉移,從而忘掉恐懼。

四、榜樣示範法。

老師和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其言行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而,老師和父母要做好榜樣。一方面,不要用恐嚇類的話語刺激孩子,如用鬼神、毒蛇、老虎來嚇唬孩子,雖然能奏效一時,但在孩子的心靈上卻播下了恐懼的種子,是得不償失的。另一方面,父母要加強孩子行為習慣的指導,以堅毅勇敢的行為影響孩子,培養他勇於探索的精神,從而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心理。

看完今天的文章之後,大家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呢?請大家分享出去吧!我是CA小編。

Reference:親子天地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