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敏感面板遭遇乾燥天氣,怎麼辦?【週末講壇】

原標題:秋天,敏感面板遭遇乾燥天氣,怎麼辦?【週末講壇】
每到秋天,很多人都會為皮膚髮愁。臉上不僅會發紅,還容易起疹子,伴隨著乾燥起皮,補水、保溼都不管用,這種情況很多是敏感面板造成的。
1
敏感面板什麼樣?
敏感,其實是一種面板狀態,通常環境的變化(比如寒冷、熱溫度的變化、霧霾的出現)、情緒的變化(比如緊張)、或者用一些不合格的化妝品之後,臉變紅、很癢很難受,就說明面板處於一種很敏感的狀態。面板敏感的人,常常會感覺臉上的面板有刺痛或者燒灼感,用化妝品後覺得癢,或者洗臉後感覺面板非常緊繃,也可能會出現紅斑、乾燥起皮甚至有皮疹,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出現水皰、糜爛和膿包。
敏感面板不同於面板過敏,後者又叫過敏性接觸性皮炎。面板是過敏還是敏感,可以通過面板的斑貼實驗來鑑別。把化妝品貼到後背或者手上,48小時之後如果出現了過敏反應,屬於斑貼試驗陽性,說明對這種化妝品過敏,終生都不能用;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就是陰性,說明只是面板敏感,敏感的部位、面板屏障弱的部位接觸了這類東西可能會出現問題,正常的面板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過了敏感狀態的階段,還可以再使用這類化妝品。
也可以簡單地通過洗臉實驗來判斷是不是敏感面板,用清水洗完臉之後會不會有緊繃感,會不會覺得燒灼感、刺痛甚至覺得癢,如果有緊繃感、燒灼感、刺痛或癢就說明是敏感面板。
2
面板為什麼會敏感?
造成敏感面板有很多原因,比如面板本身有疾病、神經過於敏感等,但最嚴重也是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過度美容。
很多人用過去角質的化妝品,剛開始做的時候,覺得角質去掉了面板非常光滑、非常嫩,就像剝了皮的雞蛋,但經常去角質就會使面板變薄、變敏感。
還有一些化妝品裡含有激素,使用之後面板變得又白又嫩,但經常使用就會出現激素依賴症皮炎,面板變得更加敏感,停了激素很難受。如果用完一個化妝品後面板立刻變得特別好,就要警惕是否添加了激素。特別是一些美白的化妝品,可能會新增激素或者重金屬。
另外,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也和敏感面板有關係。在霧霾天,建議敏感性面板的患者最好不要外出或者戴口罩,回家之後還要進行適度清潔,把粘在面板上有害的東西洗掉。
3
哪些護膚品不護膚?
很多洗面奶或者化妝品裡面,含有面板清潔劑——十二烷基硫酸鈉(SDS),這是一種陰離子產品,很容易進到面板裡面去,導致面板敏感性增加;還有香料也容易引起過敏,特別是已經有了面板疾病或者面板敏感性增加時使用;防腐劑也特別容易引起過敏,比如甲醛。
還有純植物的化妝品裡面有果酸、水楊酸、維甲酸、阿爾法羥酸,這些都是角質剝脫劑,過度使用會破壞面板屏障功能,出現敏感面板。
4
敏感面板需要治嗎?
應對敏感面板,最好的方法不是求助於各種化妝品和美容院,而是找面板科醫生幫你判斷和治療。
確定是敏感面板後,醫生可以為你開出吡美莫司、他克莫司等藥膏,起到調節免疫的作用,還可以抑制瘙癢。只要聽醫生的話,抹夠療程,慢慢停藥,通常治療效果很不錯。如果面板很癢,可以口服抗過敏藥物,緩解瘙癢症狀。
5
敏感面板日常怎麼護理?
如果面板已經處於敏感狀態,並不是什麼護膚品都不能用,還是可以使用一些適合、用了之後覺得很舒適的護膚品。儘量選擇成分單一的、溫和的洗護產品,比如寫著“敏感面板專用”的化妝品。
總的來說,敏感面板護膚的三個原則:
第一是使用溫和的沒有刺激成分的產品,包括不含香料、酒精、去汙劑的;
第二,一定保持面板的健康,保護面板屏障,可以保溼保水,但是不要使用剝脫角質的化妝品;
第三,補充面板油脂、加固面板屏障。
生活上,要儘量避免處於焦慮緊張的狀態。如果對塵蟎過敏,家裡儘量不要鋪地毯,如果很乾燥可以用加溼器,如果霧霾很嚴重可以使用除霧霾的空氣淨化器,儘量使自己生活居住的小環境處於比較舒適的狀態。
飲食上,不要吃很多的補品,特別是提高免疫力的蟲草、人蔘等,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儘量避免吃特別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的、咖啡、酒等,使自己處於健康的狀態。
另外,儘可能遠離手機,遠離電腦,這些電子產品會有負電,吸引灰塵或者汙染物落到臉上或者面板上,引起敏感。
總之,敏感面板只是面板的一種狀態,並不是一個治不了的疾病。掌握正確的護膚方法,必要時尋求醫生的幫助,恢復面板健康並不難。
反覆發作的蕁麻疹
其實能治好
提到蕁麻疹,很多人有點生疏,但說到風疙瘩、風疹塊,就很熟悉了。蕁麻疹是一種以風團和血管性水腫為特徵性表現的面板疾病。當皮疹反覆發作,病程超過6周時,就可以稱之為慢性蕁麻疹。
1
找病因就要查查查?
蕁麻疹,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即使患者嚴格忌口,百般小心,卻仍然反覆發作。患者都想找到引起過敏的食物,或者說確切的病因,過敏原測了不少,病因卻還是找不到!
我曾在門診中遇到一個病史長達22年的患者。蕁麻疹每晚發作,癢不欲生。只要天黑他就會冒冷汗,擔心皮疹發作。由於瘙癢劇烈,長期用藥效果不佳,嚴重影響了他的飲食和睡眠,不僅丟了工作,還丟了婚姻。他自己沮喪地說,“病因不明”怎麼治啊?
其實,我們的研究發現,接近90%的患者是可以找到病因的。在中國,很大一部分病因不清、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是自體血清反應陽性的患者,我們稱之為自體反應性蕁麻疹。而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過敏,僅僅佔慢性蕁麻疹的10%。因此,患上蕁麻疹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過敏原檢測。患者應該結合病史和食物日記等進行有針對性必要的檢測,來明確診斷及尋找可能的病因。
2
蕁麻疹是免疫力低下嗎?
常常有患者,甚至醫生認為蕁麻疹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因而進食補藥,甚至吃所謂的提高免疫力的藥物,然而這是錯誤的。多數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存在免疫力紊亂,簡單點可以理解為免疫力的亢進,所以使用補藥及所謂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會進一步加重蕁麻疹症狀,適得其反。
3
蕁麻疹無法治癒嗎?
得了蕁麻疹,特別是慢性蕁麻疹,醫生常常讓患者吃抗“過敏”的藥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常有患者說,吃了抗過敏藥就有效,停藥後就復發,蕁麻疹沒辦法治癒啊!這裡存在一個誤區,中國醫師協會面板科分會進行的一個大規模臨床研究顯示:90%的蕁麻疹患者可以在5年之內痊癒,僅有10%的患者病程超過5年。應該明確的是,慢性蕁麻疹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較長,它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既然後者需要終生服藥,慢性蕁麻疹為什麼不能連續口服幾個月甚至5年的抗組胺藥物呢?並且長期服用抗組胺藥物的安全性較高,不用擔心。對於病程較長、病情較重的患者,應該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安全有效的藥物,適當延長服藥時間,然後根據治療的情況階段性地減量。
總之,應對蕁麻疹應該針對病史及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生活方式,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個體化治療,切忌諱疾忌醫或者過度治療,甚至濫用激素。
小貼士:
超癢的“小水皰”應該怎麼治
很多人手腳上會出現一些“小水皰”,起起落落還很癢。這種“小水皰”其實有個高貴的學名,叫汗皰疹,目前認為這是一種過敏性的面板炎表現,是溼疹的一種,和精神因素、手腳愛出汗、過敏體質等有關。
有水皰時,如果特別癢,可以塗抹複方爐甘石洗劑,止癢效果很好。還可以用0.5%的醋酸鉛溶液、3%的硼酸溶液或者5%的明礬溶液等溼敷或浸泡10~15分鐘。
當開始有脫皮的跡象時,就需要塗抹皮質類固醇藥膏了,就是俗稱的激素軟膏,一般3~5天汗皰疹就能被控制住,不再癢得要死,也不再野蠻生長。但不建議自己買來激素軟膏用,要在醫生建議下使用。
當局部反覆脫皮時,可以抹點滋潤、消炎的保護性軟膏,如10%的尿素霜、維生素E乳液等。因為這時面板的保護屏障已經受損了,自己不能保護自己,外來的細菌等很容易進入面板,所以我們就要給它塗一層保護膜。
如果還是癢得厲害,醫生會開一些口服抗組胺藥,如撲爾敏、西替利嗪等來幫患者止癢。
日常保養首先要注意保持手腳的乾燥,必要時可以撲點爽身粉減少出汗;手儘量少碰水和清潔劑(肥皂、洗衣粉、洗潔精等),可以把洗護用品換成刺激性小的嬰兒用品。此外,還可以使用護手霜。
經常長汗皰疹的人可以試試做一下“飲食日記”,這樣比較有助於找出讓自己過敏的食物;此外還可以注意一下自己的過敏是否和金屬相關,如果真的是對硫酸鎳過敏,就不要再接觸含有硫酸鎳的金屬、合金,不要佩戴含有鎳的項鍊、耳環,甚至要把金屬性的假牙摘掉。
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面板性病科
副主任醫師 趙作濤
原創宣告: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選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