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親子

父母想讓孩子理解,這些是要先學會!

課堂上,我問學生:

“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

“大多數時間不喜歡!”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哦,為什麼呢?”

“因為爸爸媽媽的限制讓我們沒有自由,還總愛找我的茬……”聽起來他們多數都對父母的意見很大。

看來,盡管父母對孩子如此無私的愛,愛不好也會帶來傷害。

想起在經常谘詢中父母的哀歎聲:“我也知道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對,可每當我看到他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樣時,情緒就來了。我不願像我的父母粗暴的對待我一樣對待孩子,但我總是做出和他們相同的舉動……”這就是所謂的榜樣影響,你在兒時經曆的事情變得很熟悉,熟悉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往往強過了改變的力量。

能理解父母的這些感受:因為在我們還沒學會一些東西的時候就做了父母,不得不交給孩子一些我們沒學會的東西,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顯示出了知識的匱乏,自然會帶來了相應的情緒困擾。如:父母沒有辦法很好的控製自己的脾氣,那麼也無法教會孩子怎樣做。所以,我們有時會不知不覺走入陷阱:用我們曾經被養育過的方法來指導如何養育下一代。還有一個陷阱就是父母把自己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的東西,給予自己的孩子。父母的努力可以很好的付諸實施,但結果可能是令人失望的。

記得一位媽媽失望的像向我傾訴:因為小時候家里窮,特別羨慕別人用“雪花膏”(搽臉用的),現在物質富有了自己賣了很多化妝品,還給上中學的女兒買很多,可每天讓女兒洗臉就跟打仗似的,孩子根本就不願意用,感覺太浪費時間。為此媽媽即生氣又失望。

這位媽媽的煩惱源於不了解孩子,更不知道孩子真實的需要。

所以,當我們對孩子有要求時,一定要弄清這需要是自己的還是孩子的,不要把自己的需要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感覺受到限制的同時,自己也因失望而懊惱,從而陷入因不同需求帶來權利之爭的困擾中。

Reference:親子天地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