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親子

想要教育孩子,只會講道理是無用的!

 

小卡拉今天一早起來不想上學了,這可急壞了小卡拉的媽媽。媽媽問小卡拉:“你為什麼不想上學呢?”小卡拉嘟囔著嘴說:“我就是不想上學了,就是不想去了。”小卡拉媽媽想起了很多學過教育孩子的理論,迅速的在腦海了翻滾,這時候我要共情我的孩子,於是對小卡拉說:“媽媽知道你不想上學,你心里一定是有什麼事情讓你不舒服是嗎?”小卡拉說:“沒有。”小卡拉媽媽在邊共情的同時頭腦里不斷跳出對這件事的判斷“我不能任由他不去,以後長大了怎麼辦?做什麼事情都這麼任性怎麼行?人總是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不行我得讓他上學去,”這時又一個念頭出來:“書上說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然孩子無法學會自主。”小卡拉媽媽在瞬間被各種思緒左右,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索性,小卡拉媽媽看著小卡拉,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就是看著小卡拉,她想讓自己靜一靜。小卡拉看著發呆的媽媽,眨著自己無辜的小眼睛,心里在想媽媽怎麼了?我今天真的不想去幼兒園,一想到不去幼兒園,小卡拉心里開心極了,這樣他可以在家里玩兒自己喜歡玩兒的玩具了,還可以不用去管小朋友們、老師們怎麼看他了。想到這里,小卡拉看著媽媽,期待媽媽能同意自己不去幼兒園。

 

 

小卡拉媽媽安靜地不說話,只是看著小卡拉,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小卡拉媽媽問小卡拉:“你真的今天不想去幼兒園?”小卡拉說:“嗯,不想去。”"你想一下不去幼兒園的話,今天你要在家里幫媽媽做家務,要玩兒玩具的話只能自己玩兒,因為媽媽今天有自己的安排,我不能因為你而改變自己的安排,你除了幫媽媽干家務外,自己的時間自己安排,但不能打擾我,可以嗎?""另外,你不去幼兒園需要向老師請假,請假的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你需要自己向老師請假,至於怎麼和老師說,你自己想想看。"“上幼兒園是你自己的事情,在你18歲之前媽媽有責任督促你完成它,但不能強迫你做決定。”小卡拉看著媽媽嚴肅的表情,一下子像是回到了現實,他開始發現不上幼兒園一點都不好玩兒了,要幫媽媽做家務不說,媽媽還不陪玩兒,關鍵的是我自己和老師說我今天不想去上幼兒園,我該怎麼說呢。

 

媽媽看著小卡拉,平靜而嚴肅地等待小卡拉的答案,小卡拉開始發脾氣了,說:“媽媽,你幫我去請假呀,我就是不想上幼兒園。”小卡拉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小卡拉媽媽依舊平靜而嚴肅地看著小卡拉,“你想發脾氣可以發一會兒,但這不解決任何問題。我等你發好脾氣以後我們再說吧。”之後無論小卡拉怎麼發脾氣媽媽都只有這句話,小卡拉開始感覺越來越不好了,脾氣一發不可收拾。小卡拉媽媽看著小卡拉依然平靜地對小卡拉說,你停下來媽媽抱抱你,小卡拉開始慢慢地停下來,媽媽抱著小卡拉說:“我們現在可以去幼兒園了嗎?”小卡拉點點頭。媽媽牽著小卡拉的手幫他擦干眼淚,送小卡拉去幼兒園了。

 

一、不要做隻會講道理的媽媽。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媽媽。我們很多媽媽特別會講道理,孩子慢慢地也特別會講道理,但卻發現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在三年級之前還能講的道理,三年級之後都開始變得不管用了。隨著孩子越來越獨立,他們知道我們隻會講道理卻沒有原則。於是,糟糕的親子關係,關閉的心門,放縱的孩子,便如此產生了。

二、夫妻關係先於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先於親子教育。

在我們與孩子相處時,說什麼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營造了怎樣的家庭氛圍才是最重要的。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後把先生排除於自己的關係之外,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孩子身上,冷落了先生、忽視先生的需要,同時還不斷要求先生參與到親子教育中,覺得先生沒有為此而付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營造良好地積極的家庭氛圍,夫妻間給予彼此的支持與肯定,不在於一定要說什麼而是彼此的愛的表達,愛的流動,這都是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愛。有一個有愛的孩子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的,是向上的,才不會發生厭學、逃避這樣的行為。

願我們的父母

從對愛的匱乏、索取

轉而因愛而豐盛、給予。

 

Reference:親子天地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