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朋友的爸爸昨晚往生了,但斷氣的時間卻讓他覺得焦慮,為什麼絕對不能讓長輩在晚餐後斷氣?沒想到背後竟有這麼重要的原因...

朋友的爸爸大約在晚上11點離開人世, 但家屬卻堅持不拔呼吸器,一直到過了12點才讓爸爸真正離開。 為什麼家屬在第一時間那麼在乎「斷氣的時間」呢?

 
 
其實在台灣對於斷氣的時辰有些禁忌說法, 一般民間認為,長輩斷氣的時間在清晨是最好, 因為長輩還未進食,代表他將所有都留給兒女子孫, 但長輩若是在晚間過世,代表他已將今日的三餐用畢, 也就是吃飽喝足才上路,留給子孫的東西就變少了。 因此朋友才會堅持在過了12點才拔掉爸爸的呼吸器, 為的就是讓爸爸「在清晨」離開。 但是現代人對於民間的禁忌已經較無忌諱, 其實反面想想,作為孝順的子女, 我們難道不應該希望長輩是吃飽何足再離開嗎? 如果長輩真的在清晨過世,會不會反而擔心長輩在上路時覺得挨餓呢? 民間禁忌有很多, 有些忌諱死者在原病床上斷氣,有些禁忌女子在未嫁前死亡, 禁忌在晚餐之後死亡,入殮時忌逢打雷,忌雨打棺, 禁忌黑貓越過屍體,還有忌諱淚水滴到死者身上, 忌諱在抬屍體或出葬抬棺時喊重,禁忌帶孝者入廟宇, 禁忌出嫁女拜墳墓,以及禁忌蔭屍等。 台灣的各種禁忌信也好,不信也罷。 但小編認為真正重要的反而是臨終的關懷, 在死者彌留之際,和他說說話、讓他放下一切, 如果有宗教信仰,不如誦誦經好好陪他最後一程, 小編想這是無論迷不迷信都是在往後不會留下遺憾的作法。 民間禁忌無論信與不信,都不要忘記陪在家人身邊才是最重要的事!
 


via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